各有關單位,各位專家、學者、研究生: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為進一步交流近年來我國農業環境領域在基礎和應用研究、理論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瞄準前沿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夯實農業強國基礎,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由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農業環境科學學報》編輯部牽頭組織的第十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定于2023年9月21—24日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旨在搭建農業環境科技“產學研”的交流平臺。本次會議采取大會報告、專題報告、研究生專場以及成果展示等相結合的形式,屆時將邀請有關知名專家作特邀報告。
本次大會是兩年一次的“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的延續,連續九屆的“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匯聚了更多的學界精英,已經逐漸成為行業領域“產學研”交流的品牌。有關安排如下:
一、會議主題
農業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
二、會議內容
1.學術交流:本屆年會將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土壤環境生物安全與健康、新污染物治理、農業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環境風險與農產品安全、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農業與全球變化、面源污染與流域治理、鄉村環境建設與綠色發展、研究生論壇專場、資源環境期刊專場等進行交流研討。年會期間將特邀著名專家作大會報告。
2.表彰:大會將表彰2020—2021年度《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優秀論文和優秀審稿人,頒發第十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研究生優秀報告獎等。
三、學術委員會
主 任:蔡祖聰 熊明民
副主任:李發生 周啟星 王學軍 周東美 黨 志
委 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安太成 曹文志 柴 超 陳寶梁 陳保冬 陳冠益 陳家長
陳世寶 程和發 程 誼 崔巖山 馮兆忠 高吉喜 高彥征
郜紅建 郭紅巖 郭軍康 何品晶 何 艷 胡克林 胡獻剛
黃益宗 李純厚 李芳柏 李國學 李廷軒 李永濤 李 元
李 志 林玉鎖 劉承帥 劉春巖 劉惠芬 劉靜玲 劉維屏
劉瀟威 劉曉文 劉新剛 劉仲齊 盧兵友 陸雅海 羅 琳
呂昌偉 莫測輝 歐曉明 歐陽威 潘 波 潘月鵬 漆新華
秦伯強 仇榮亮 邱宇平 商建英 沈珍瑤 沈重陽 師榮光
施衛明 孫紅文 孫約兵 譚文峰 唐建軍 陶 澍 童美萍
涂 從 王詩忠 王仕祿 王祥科 王雪蕾 王玉軍 王梓萌
韋革宏 韋 中 魏樹和 翁伯琦 翁莉萍 吳豐昌 吳啟堂
吳一平 徐 建 徐應明 嚴重玲 晏維金 楊殿林 楊林章
余光輝 曾希柏 張貴龍 張克強 張增強 趙保衛 鄭向群
周 豐 周順桂 朱魯生 鄒建文
,四、組織委員會
主 任:張克強 郭軍康
副主任:王 農 蔡彥明 吳一平 盛建東 白波
委 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陳慶彩 賈宏濤 李世清 林大松 潘淑君 申 鋒 孫約兵
覃蔡清 唐景春 張 陽 衛瀟
五、會議組織單位
1.會議主辦單位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2.會議承辦單位
陜西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院
新疆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3.會議協辦單位(持續更新中......)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產地環境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農村廁所與污水治理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家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
國家鄉村環境建設科技創新聯盟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控制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天津)
長安大學/旱區地下水文與生態效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水利部旱區生態水文與水安全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自然資源學會
天津市城市環境污染診斷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
天津市農田生態與環境修復技術工程中心
天津市規模畜禽養殖場環境污染控制技術工程中心
新疆土壤與植物生態過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新疆種植業綠色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云南省農田無公害生產創新團隊(云南農業大學)
4.媒體支持單位
本屆年會由《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土壤學報》《土壤通報》《地球信息科學學報》《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中國生態農業學報(中英文)》《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生態環境學報》《生態學雜志》《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干旱區資源與環境》《中國農業氣象》《中國給水排水》《灌溉排水學報》《水生態學雜志》《工業水處理》《棉花學報》《保鮮與加工》《環境衛生工程》《華北地質》《華北農學報》《天津農學院學報》《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E方知庫期刊群、科螢書院、BECT、RECT、AG、EEH編輯部及農業環境科學微信公眾號等提供技術支持與媒體服務。
,六、會議報告專家(以姓氏拼音為序)
姓名 | 職稱 | 單位 |
安毅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蔡祖聰 | 教授 |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
陳冠益 | 教授 | 天津商業大學 |
陳溫福 | 院士 | 沈陽農業大學 |
程和發 | 教授 | 北京大學 |
仇榮亮 | 教授 | 華南農業大學 |
褚海燕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黨志 | 教授 | 華南理工大學 |
杜連柱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馮兆忠 | 教授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高彥征 | 教授 | 南京農業大學 |
郭軍康 | 教授 | 陜西科技大學 |
何艷 | 教授 | 浙江大學 |
賀澤英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賈漢忠 | 教授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鞠峰 | 特聘研究員 | 西湖大學 |
李發生 | 研究員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李芳柏 | 研究員 | 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 |
李曉晶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李永濤 | 教授 | 華南農業大學 |
劉維屏 | 教授 | 浙江大學 |
馬奇英 | 教授 | 浙江大學 |
歐陽威 | 教授 | 北京師范大學 |
潘波 | 教授 | 昆明理工大學 |
潘月鵬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曲克明 | 研究員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
任天志 | 研究員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申鋒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盛建東 | 教授 | 新疆農業大學 |
師榮光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孫紅文 | 教授 | 南開大學 |
孫約兵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譚文峰 | 教授 | 華中農業大學 |
王芳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王風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王偉 | 副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王夏暉 | 研究員 |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
王學軍 | 教授 | 北京大學 |
王雪蕾 | 研究員 | 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 |
王玉軍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韋革宏 | 教授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韋中 | 教授 | 南京農業大學 |
翁莉萍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吳一平 | 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學 |
薛生國 | 教授 | 中南大學 |
嚴力蛟 | 教授 | 浙江大學 |
楊林章 | 研究員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
姚彥坡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於方 | 研究員 |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
張貴龍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張克強 | 研究員 |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
張增強 | 教授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趙方杰 | 教授 | 南京農業大學 |
周東美 | 教授 | 南京大學 |
周豐 | 教授 | 北京大學 |
周啟星 | 教授 | 南開大學 |
周順桂 | 教授 | 福建農林大學 |
周衛 | 院士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鄒建文 | 教授 | 南京農業大學 |
(持續更新中......) |
七、各專場設置
專場一: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
召集人:孫約兵、郭軍康、李芳柏、黨志、程和發、仇榮亮
主要內容: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過程;土壤重金屬污染監測與預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技術等。
專場二:土壤環境生物安全與健康
召集人:姚彥坡、褚海燕、韋中、王芳、鞠峰
主要內容:土壤環境生物安全的現狀與評估;土壤環境生物安全屏障體系建設;土壤環境生物安全的保護和調控;土壤生物服務功能恢復與提升關鍵技術;土壤生物服務功能調整及管理機制等。
專場三:新污染物治理
召集人:劉維屏、高彥征、李永濤、李曉晶、何艷
主要內容: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與檢測技術方法、標準研究;新污染物多環境介質協同治理;新污染物生態環境危害機理研究;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關鍵技術研究;新污染物廢物的收集利用與安全處置等。
專場四:農業環境損害鑒定評估
召集人:王偉、於方、曲克明
主要內容:農業環境損害鑒定與評估;損害診斷與基線研究;因果關系鑒定技術;損失評估與技術方法;法規政策與案例研究等。
專場五:環境風險與農產品安全
召集人:王玉軍、安毅、賀澤英、張貴龍
主要內容:農業產地環境監測與風險預警技術研究;多維生態環境風險評估與綜合管理技術;外來物種入侵與生態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與技術體系等。
專場六: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召集人:周順桂、張增強、陳冠益、申鋒、杜連柱
主要內容: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與碳減排;農業廢棄物高值化開發方法與利用研究;生活垃圾污水處置與高效安全利用等。
專場七:農業與全球變化
召集人:鄒建文、吳一平、馮兆忠、潘月鵬、周豐
主要內容:農業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全球環境變化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響應研究;全球環境變化監測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
專場八:面源污染與流域治理
召集人:楊林章、歐陽威、王雪蕾、王風
主要內容:農業面源污染過程與機制;養殖污染控源減排技術與設備;養殖糞污處理與資源化模式標準;農業面源污染與生態治理;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土地利用方式與面源污染等。
專場九:鄉村環境建設與綠色發展
召集人:師榮光、王夏暉、嚴力蛟
主要內容:鄉村環境規劃理論與景觀設計方法研究;鄉村典型污染物識別、溯源與污染過程研究;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一體化研究;鄉村環境監測、評估與污染防控技術與方法標準;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用技術評估與示范等。
,八、會議酒店安排
酒店:西安賓館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長安北路58號
聯系人:李釗 電話:13809188907
九、會議服務
會議注冊
與會代表需通過微信掃碼報名注冊,二維碼見下方,注冊截止日期為2023年9月1日,如因技術等原因無法進行注冊,可聯系會務組填寫會議回執表通過郵箱發送至:aes@vip.163.com
2.會議費用
參會人員 | 會議費用(元) | |
提前繳費(9月1日前) | 現場繳費(9月2日起) | |
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 | 2000 | 2300 |
全日制研究生 | 1200 | 1500 |
企業代表 | 3000 | 3500 |
會議注冊費主要用于租用會場、會務設施及制作會議資料等。參會代表的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3.匯款方式
備注:(1)請辦理公對公匯款時務必注明“西安會議-參會姓名”,以便查詢開票。(2)本次會議現場注冊的代表可通過掃碼或現金的方式繳費,不支持POS機刷卡。(3)個人掃碼支付可綁定公務卡。
4.發票說明
本次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負責收費,并出具正式會議費發票。參會代表的會議費發票統一安排在會后開具為電子發票,如需紙質發票請提前說明。
,十、會議論文征集
(一)征集范圍
1.土壤污染與修復
2.面源污染與流域治理
3.環境健康與農產品安全
4.農業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5.鄉村環境治理
6.農業與全球變化
7.其他相關研究
(二)論文提交
1.截稿日期:2023年8月20日。
2.稿件形式:論文摘要或論文全文(參加優秀論文獎評選的代表必須提交論文全文)。
3.論文格式:請按《農業環境科學學報》稿件格式要求及寫作示例(見學報官網“投稿指南”欄目)的要求撰寫。
4.投稿途徑:論文摘要或全文可在掃碼注冊頁面上傳文件,或通過網頁版注冊頁面https://jinshuju.net/f/HRIrZ2上傳文件。
5.論文收錄:論文將收錄在第十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大會評選出的優秀論文全文將集中刊登在《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并頒發證書。
十一、會議相關事項說明
1.本屆會議將設研究生論壇專場,并評選研究生報告一二三等獎,頒發證書和獎金。本屆會議提供墻報展,歡迎踴躍參與。
2.本屆會議的優秀論文獎、研究生優秀報告獎等設立企業冠名權。
3.會議將設立成果展區,熱誠歡迎相關企業參會,展示最新的設備、產品和技術。有意作贊助或協辦單位的企業請與主辦方聯系。
十二、聯系方式
聯系人:葉飛(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
電 話:13752535363 (微信:yeflyfly) 022-23611102
E-mail:aes@vip.163.com
聯系人:陳慶彩(陜西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電 話:15029613700(同微信)
E-mail:chenqingcai@sust.edu.cn
第一屆綠鑰體積打印技術應用論壇一、會議基本情況會議名稱:第一屆綠鑰體積打印技術應用論壇報到時間:2024年8月25日會議時間:2024年8月26日會議地點:廣東省廣州市廣州醫科大學番禺校區學術交流中心......
各有關單位:石油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產品種類多,關聯覆蓋廣,為全面貫徹實施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
“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計劃于2024年9月4-7日在遼寧·丹東舉辦。本屆學術會議旨在促進樣品制備技術及相關儀器裝置的學術交流與發展,會議將邀請在樣品制備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海內外科學家......
4月20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一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譙仕彥,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譚支......
分析測試百科網2024年將繼續攜手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臨床醫院組織策劃學術會議、展覽培訓等活動。涵蓋質譜、色譜、光譜,前處理、電鏡等主流方向,從上游研發到臨床、環境、食品、制藥、農業、材料、生......
行業會議和展覽是促進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分享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渠道。作為行業內的專業平臺,分析測試百科網整理了一些備受認可的優秀會議與展會,向大家推......
12月25日,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
——暨BCEIA2023同期學術會議“標記免疫分析及臨床檢測技術分會”成功舉辦2023年9月6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23)于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盛大開幕......
2023年7月12日-14日,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科學部2023年度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江松出席會議并講話。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副主任何鳴鴻介紹會議評審監督情......
各有關單位,各位專家、學者、研究生: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