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十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在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舉行。會議以“金磚十國新格局下擴大務實合作的前景”為主題。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致開幕辭并作主題發言。會議由俄羅斯自然資源和生態部部長亞歷山大·科茲洛夫主持。伊朗副總統兼環境部部長阿里·薩拉杰赫、阿聯酋氣候變化和環境部副部長阿勒·努艾米、下諾夫哥羅德州長線下出席會議,南非、巴西、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環境部長(或部長代表)線上出席會議。
黃潤秋表示,面對全球環境與氣候挑戰,國際社會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能有效應對。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態度,與世界各國務實開展環境合作,為保護地球家園貢獻力量。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作出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并付諸實施,不斷深化南南務實合作,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積極引領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推動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并牽頭發起實施倡議,啟動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務實開展雙多邊環境治理合作,打造生態環境領域金磚國家青年互學互鑒平臺,分享生態環境領域技術研發成果。
黃潤秋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已成為金磚國家共謀環境治理、共商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重要平臺。當前,金磚合作正處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金磚國家在生態環境領域有廣泛共識和共同目標,各國需求同存異、把握大勢、合舟共濟,充分發揮“大金磚”的擔當與作為,推動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更加公正合理發展。
黃潤秋強調,金磚國家擴員為各國在生態環境領域拓展務實合作帶來了重大機遇。金磚國家要踐行真正多邊主義,共同增強金磚國家在國際環境舞臺上的話語權,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協同落實金磚生態環境合作倡議,構建“理念共通、平臺共享、實踐共進”的協同增效關系,共謀綠色可持續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挖掘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合作潛力,共同突破環境與氣候領域重大科技難題,合力應對時代挑戰。
會上,金磚各國環境部長圍繞如何在“金磚十國”新格局下加強務實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宣布成立金磚應對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氣候聯絡組,并審議通過《第十次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聲明》。
會議期間,中方代表團團長與其他代表團團長舉行了工作會談,就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交換了意見。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技術標準體系框架(2024年版)》編制依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對新污染物治理做出重大部署。為貫徹落實《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國辦發〔2022]15號)......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始新世-漸新世氣候轉折期是一次全球快速變冷事件。這次事件是現代冰室氣候的開端,受到構造活動、海陸位置與古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而陸地生態系統對這一事件的響應具有空間異質性。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4年8月20日至2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7省(市)反饋督察情況。反饋會由相關省(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督察......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生態環境部近日向媒體通報了2024年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劉霞)一個包括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在內、由全球近50個機構組成的國際聯盟,成功繪制出了首份全球土壤病毒(GSV)圖譜。該圖譜對全球土壤病毒圈進行了全面描述,......
谷歌研究公司的StephanHoyer與合作者開發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能進行準確的天氣預測和氣候模擬。該模型名為NeuralGCM,能超越部分現有天氣和氣候預測模型,有望比傳統模型節省大量算力。相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