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天文研究最重要的成果,絕大部分依托重大天文觀測裝置,這種大科學、大規模、大協作、大統籌的科研組織形式,保障了現代天文研究綜合性、系統性和集成性和全新創業鏈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臺長常進說,現代天文觀測對極微弱信號、極高空間、極精確空間導航定位、極精密的電子、超級計算等方面的需求,使得天文學成為高精尖技術的創新源頭之一,也是“卡脖子”關鍵技術的最前線。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天文領域的重大專項問題,應整合空間天文研究資源,進行空間科學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構建科學目標、技術攻關、大科學裝置、產業孵化的完整創新鏈。
“南京在空間天文研究和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常進說,南京有中國首座現代天文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天文教育的排頭兵——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唯一的天文儀器研制和技術發展基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以及中科院南京天文儀器有限公司,并已經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以前沿科學為核心的空間天文探測研究基地。
這四家研究機構目前還承擔了我國首個太陽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空間H-α太陽望遠鏡,以及我國空間站上面的一個最大的設施——LAMOST光學望遠鏡后部的兩個重點模塊的研制,所以南京具有完善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體系。
常進介紹,目前,由南京這些天文研究機構、科學家提出的12米紅外光學望遠鏡已經被列入國家“十三五”大科學裝置,希望其在前沿科學領域獲得革命性的發現,打造南京世界級的科學名片。
而面對國家新一輪科技創新布局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上述四家單位還聯合提出建設空間天文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常進介紹,該中心將面向空間天文科學前沿,提出旗艦型的天文大科學裝置的思想,特別是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組建空天探測與運控實驗裝置,開展先進材料和核心探測技術載荷的研發測試,建設光學材料分析、加工與檢測平臺,以及統一高效的空間天文運行中心和天文科學大數據中心,打造新一代自主天文科學數據共享應用生態鏈,努力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空間天文大科學設施,彌補南京地區缺乏大科學裝置的短板。
6月5日,我國首臺高品質因數1.3GHz超導加速模組通過專家評審。該模組是大科學裝置的關鍵技術設備之一。專家組指出,該模組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中溫退火高品質因數超導腔模組技術路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6月5日,我國首臺高品質因數1.3GHz超導加速模組通過專家評審。該模組是大科學裝置的關鍵技術設備之一。專家組指出,該模組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中溫退火高品質因數超導腔模組技術路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河南省濮陽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近日,濮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雷燈照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與他們長期重視科技創新與創新服務,持續實施科技創新信息服務工程分不開。科技信息是重......
“希望國家支持在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若干個大科學裝置。”2月27日,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薛其坤接受媒體采訪,建議推動大科學裝置在深圳落地,促進深圳科技創新發展。35歲晉升教授,41歲當選院士,......
在由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中,對撞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道具了——正是因為“三體人”利用它們的高科技產物“智子”影響了地球上對撞機的實驗,使得物理實驗結果變得無規律可循,才讓一部分科學家的信念崩......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又稱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春節過后,我國科研工作者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下面我們就通過遙感衛星數字地球技術一起去我國的幾個大科學裝置,感受......
金屬組學是系統研究生命體內自由或絡合的金屬/類金屬的分布、含量、化學種態及功能的一門新興學科。大科學裝置可為金屬組學研究提供卓越平臺,發展新的金屬組學研究框架。近日,中科院高能所李玉鋒、周愛玉與東北大......
金屬組學是系統研究生命體內自由或絡合的金屬/類金屬的分布、含量、化學種態及功能的一門新興學科。大科學裝置可為金屬組學研究提供卓越平臺,發展新的金屬組學研究框架。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東北大學......
“人造太陽”逐日夢,“聚變合肥”加速度。冬日暖陽下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創新創業熱潮涌動,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建設如火如荼,該設施的主體工......
可以說,建設大科學裝置是未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共享這樣的科學設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整個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學裝置也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