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空中,火星很容易就被識別出來,因為它有著所有裸眼可見行星中最獨特的顏色——紅色。
??很久以前,人們就對火星這一抹獨特的紅色著迷不已。為了配合這顆星球猩紅的顏色,羅馬人以嗜血的戰神“瑪爾斯”為它命名。而埃及人則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哈·底契”,意思是“紅色亮星”。但你知道火星為什么是紅色的嗎?
??科學家發現,火星是被土壤中的氧化鐵“染紅”的。也就是說,火星巖石中的鐵在某個時候與液態水,或空氣中的水和氧氣發生了反應,于是,氧化鐵就這么出現了。數十億年來,氧化鐵分解成細小的塵埃,被風吹到火星的每個角落,讓火星成了一個大大的“銹球”。
??不過,氧化鐵有多種形態,火星“銹跡”的確切化學成分究竟是什么呢?我們知道,現在的火星表面是沒有液態水的。以前都以為火星的鐵銹色礦物是由干燥的鐵氧化物(如赤鐵礦)形成的。但最近,美國布朗大學和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他們在實驗室中用一臺先進的研磨機,制作出了“迷你版”的火星土壤。這些土壤顆粒細小得驚人,其直徑只有人類頭發絲的1/100。他們用和火星軌道航天器相同的技術,對這些“火星土壤復制品”進行了分析,發現火星的紅色其實和一種叫水鐵礦的礦物更匹配。
??“火星仍然是紅色星球。只是我們對火星為何呈紅色的理解發生了變化。”美國布朗大學博士后研究員阿多馬斯·瓦蘭蒂納斯說道。
??與通常在較溫暖、干燥條件下形成的赤鐵礦不同,水鐵礦是在冷水環境中形成的。因此,水鐵礦一定是在火星還很濕潤的遠古時期就產生了。這意味著,火星“生銹”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
??重要的是,這一發現為火星曾經更濕潤、可能更宜居提供了線索。
??盡管這些新發現令人興奮,但只有當火星土壤樣本帶回地球后,這些發現才能得到證實。未來的火星任務將繼續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秘密,也許有一天,人們會在火星上找到更多關于它過去的線索,甚至發現生命的痕跡。
在天空中,火星很容易就被識別出來,因為它有著所有裸眼可見行星中最獨特的顏色——紅色。很久以前,人們就對火星這一抹獨特的紅色著迷不已。為了配合這顆星球猩紅的顏色,羅馬人以嗜血的戰神“瑪爾斯”為它命名。而......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維博士后與其合作導師戎昭金研究員、魏勇研究員等首次刻畫了火星電離層中的磁場和電流分布特征。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火星感應磁層電流體系示意圖,其主要由......
近日,科學家首次構建了火星空間完整的太陽高能粒子事件的質子能譜,對火星空間輻射環境的監測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并被該雜志選為當期封面文章。太陽高能粒子事件......
記者12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維博士后與其合作導師戎昭金研究員、魏勇研究員等首次刻畫了火星電離層中的磁場和電流分布特征。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與地球一樣,火星也存......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南半球,令人驚訝不已。至于這些地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難以確定。這些巨型結構形態鮮明且獨特。它們通常以一個中心為起始點......
火星南半球存在蜘蛛狀地貌,主流理論認為,這是由二氧化碳氣體雕刻而成。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
中新網9月9日電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日前表示,該公司計劃在兩年內向火星發射不載人的“星艦”飛船。報道稱,當地時間9月7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其......
記者2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談鵬特任教授團隊開發出一種火星電池,由火星大氣成分作為電池反應燃料物質,可實現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性能。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綜合類學術期刊《科學通報......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通過航天器觀測在內日球層流相互作用區(SIRs)的形成和初始動態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而對1天文單位(AU)以上流相互作用區的演化知之甚少。作為空間天氣的驅動因素,火星......
科技日報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證明,火星除了兩極的冰凍水外,仍然擁有大量液態水。該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火星海洋的最有力證據,如果其結論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