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11日報道,紐約市立大學、萊斯大學和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無毒環保型鋰離子電池,這種“綠色”電池中,從茜草植物的根中提取的染料茜素替代了電極中常用的鈷。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在線版上。
早在3500年前,茜素就在中亞、埃及、歐洲和中國被作為紅色染料使用。第一次煮玫瑰茜草的根會出現鮮艷的橙色、紅色和粉紅色,1826年,法國的皮埃爾?讓確認了茜草根含有兩種染料,即茜素紅及紅紫素(羥基茜素)。這種曾在過去被作為天然植物染料用于制作熱焰紅的紡織品,現今通過最新技術,可用來制備新型“綠色”電池。
萊斯大學機械工程及材料科學系教授雷迪博士指出,大多數鋰離子電池電極依賴于開采有限的金屬礦石,如鈷。
紐約市立大學化學教授喬治?約翰說,幸運的是,天然成分紅紫素和其“親戚”具有制作電池電極的特性。例如,紅紫素的分子六元(芳族的)環含有善于傳遞電子的羰基和羥基,富含電子,很容易與鋰離子結合。此外,茜草或其他生物質作物在成長中會吸收二氧化碳,新型鋰電池被扔掉時不帶有毒成分。該研究小組估計,僅需數年之久“綠色”鋰離子電池便可商業化。
日前,復旦大學第十五屆“學術之星”特等獎揭曉。高分子科學系碩轉博研究生韓善濤憑借在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領域的突破性研究,成為6名獲獎者之一。“離子電導率低”是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長期面臨的“卡脖子”難題,......
6月16日,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麥立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基于鋅離子介導催化作用實現超快充電池的新機制,研制出超高功率、本質安全的水系鋅離子電池,這為下一代超快充電池開......
清華新聞網6月14日電 規模儲能的迅猛發展對電堆的熱安全和長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電芯單體之間的有限空間內兼顧電芯單體正常工作溫度窗口的導熱均溫需求與熱失控溫度窗口的高溫絕熱需求,是目......
在澳大利亞雅拉山谷中,一場電池技術革命正悄然上演。這里,鈉離子電池為住宅樓和商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邁出可持續電池應用的重要一步。鋰電池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影響人們生活最廣泛、最深遠的科技之一,但......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侯宇、楊雙等提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埋底界面的“機械增強”策略,為設計和開發穩定的長壽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于《能源與環境科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19年2月14日至2019年......
近日,由我所醇類燃料電池及復合電能源研究中心金屬燃料電池系統研究組(DNL0313)王二東研究員團隊研制的金屬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在菲律賓公海海域順利完成5500米級海試。該電池系統搭載“金雞號”著陸器,......
日前,長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萬強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波、黃崗課題組合作,在揭示可充水系鋅-有機電池中的氫鍵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
5月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在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
為進一步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對《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進行修訂,形成《鋰電池行業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