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5-18 15:45 原文鏈接: 納米柱:為未來信息技術帶來新希望!

    當代信息技術中,光線與電荷是信息處理與傳輸的主要媒介。然而,在尋找更快、更小、更高能效的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全球科學家們都在探索電子的另外一種特性:自旋。利用電子的自旋作為信息媒介的電子學,也被稱為“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

    如同地球繞著自己的軸自旋一樣,電子也繞著它的軸自旋,要么順時針,要么逆時針。旋轉的偏手性稱為“自旋向上(spin-up)”和“自旋向下(spin-down)”的狀態。在自旋電子學中,這種兩種狀態代表了二進制比特“0”和“1”,用于攜帶信息。

    自旋電子材料通過“上”或者“下”的電子自旋方向將二進制數據記錄于材料中。

    原則上,這些自旋狀態編碼的信息可以通過發光裝置轉化為光線,然后再通過光纖長距離攜帶信息。這種量子信息的傳輸,為未來利用電子自旋和光線以及它們之間交互的信息技術開辟了新的可能性,這種信息技術被稱為“光-自旋電子學(opto-spintronics)”。之前,筆者也介紹過相關研究案例,例如:

    1)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科維理納米科學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of Nanoscience Delft)與荷蘭科學研究組織 AMOLF 研究所,合作開發出的一種在室溫條件下將自旋信息轉化為可預見的光信號的方法。

    2)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 )教授 Vandersypen 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在硅量子芯片中,將電子自旋的量子信息傳送至光子的研究成果。

    光-自旋電子學中的信息傳輸,是基于電子自旋狀態決定發光特性的原則。更明確地說,它是手性光線。在其中,從光線傳輸的方向看,電場要么逆時針旋轉,要么順時針旋轉。電場的旋轉取決于電子自旋的方向。然而,這里卻有著一個“玄機”。

    林雪平大學物理、化學與生物系的 Weimin Chen 表示:“主要問題在于,溫度升高時,電子很容易喪失它們的自旋方向。未來自旋-光應用的關鍵就是在室溫下進行有效的量子信息傳輸。但是,室溫條件條件下,電子自旋的方向幾乎是隨機的。這意味著電子自旋中所編碼的信息會丟失掉,或者太模糊,以至于無法可靠地轉化為獨特的手性光線。”

    近日,瑞典林雪平大學與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高效的“自旋-光線(spin-light)”接口。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設備概念。它能在室溫條件下,將電子自旋攜帶的信息有效地傳輸至光線。這一研究成為了通向未來信息技術的重要踏板。

    他們將這一方案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Weimin Chen 表示:“在室溫條件下,這種接口不僅可以保持,甚至還可以改善電子自旋信號。它也可以將這些自旋信號,轉化為沿著預定方向傳輸的相應的手性光信號。”

    這一設備的關鍵元件就是極小的鎵氮砷(GaNAs)圓盤。這些圓盤的高度僅為幾納米,相互堆疊在一起,其間是砷化鎵(GaAs)薄層,從而形成煙囪形狀的納米柱。作為對比,人類頭發絲直徑約為納米柱直徑的千倍。



    相關文章

    北京:“助航”潛在硬科技獨角獸企業政策宣講暨對接交流會舉辦

    2月1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高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以下簡稱“高促中心”)會同創新創業服務處、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聯盟組織潛在硬科技獨角獸企業政策宣講暨對接交流會。來自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

    加快用信息技術賦能“三航”特色發展

    經過70多年的發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經形成了航空、航天、民航“三航”特色鮮明的辦學優勢。在當前發展階段,學校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師生規模,特別是研究生數量上,都有了顯著提升,并有了成熟的多校區辦學經驗......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啟動

    日前,市科技局發布消息,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啟動,第一批重組工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3個領域,鼓勵我市符合條件者,依托單位在原有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優化重組或申報新建。山東省重點......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啟動

    日前,市科技局發布消息,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啟動,第一批重組工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高效農業3個領域,鼓勵我市符合條件者,依托單位在原有重點實驗室基礎上優化重組或申報新建。山東省重點......

    優先支持有核心“硬科技”的企業山東組織開展省重點實驗室重組

    為進一步強化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導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通知,將根據《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要求,第一批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優先支持有核心“硬科技”的企業山東組織開展省重點實驗室重組

    為進一步強化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使命導向,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通知,將根據《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方案》要求,第一批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

    公示!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

    12月28日消息(南山)昨日,工信部官網公示了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典型產品、應用和服務案例(第一批)名單。本次征集內容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題,圍繞典型產品、典型應用、典型服務模式等......

    高通量測序基因分型系統規范即將實施!

    國家標準《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高通量測序基因分型系統規范》將于2023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由TC28(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TC28SC37(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生物特征......

    量子科技再破新界!量子系統可靠性研究斬獲重要突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2088101、U2330401)資助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孫昌璞教授、杜亦牧助理研究員與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生崔廉相組成的研究團隊在量子可靠性研究方面取......

    《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第14部分DNA數據》國家標準解讀

    一、標準編號及標準名稱標準編號為:GB/T26237.14-2023;標準名稱:信息技術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第14部分DNA數據二、標準制定背景DNA分型技術的出現,使得DNA作為生物特征進行身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