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新型成像試劑,可同時“照亮”多個生物標記,這種包裹在紅細胞膜上的熒光納米顆粒能比目前臨床批準的染料更好地靶向腫瘤,只需一束手術光就能發出兩種不同的信號,可以幫助醫生區分腫瘤邊界、識別轉移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協會期刊《ACS 納米》雜志。
傳統上,切除腫瘤后再對其進行評估,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幾小時到幾天。現代研究向實時診斷方向發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許多腫瘤靶向顯像劑只能最小限度地到達腫瘤靶點,而且會迅速從血液中清除并在肝臟積聚,導致肝損傷。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想發現所有的癌癥,只對一個生物標記進行成像是不夠的,這可能會漏掉一些腫瘤。如果引入第二個或第三個生物標記,移除所有癌細胞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腫瘤模型(模擬腫瘤及其周圍環境特征的3D模型)以及活體小鼠身上展示了他們的新型雙信號納米粒子。他們在小鼠身上看到,覆蓋薄膜的納米粒子在血液中循環的時間更長,肝臟的攝取量減少。因為它們循環的時間更長,更多的顯像劑積累在腫瘤中,發出更強的熒光信號。
新的顯像劑針對兩種生物標記,一種在早期癌癥中普遍存在,另一種在更有可能轉移的晚期癌癥中普遍存在。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探針在區分癌癥組織和健康組織,以及區分這兩種信號方面都很有效。此外,這種顯像劑只需要一個波長的光就能產生多個信號。
研究人員表示,這對外科手術很有吸引力,因為它可以幫助醫生確定在哪里動刀,擁有多個信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腫瘤;它還可以告訴醫生,哪個腫瘤可能發生轉移。
2024年6月25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一款由中國原研的結直腸癌靶向新藥恩立妥?(西妥昔單抗β注射液)獲批準上市,填補了我國結直腸癌的EGFR靶向抗體藥物近20年來僅有進口藥物,而缺乏國產品種的空白......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教授魏全團隊聯合生物治療研究中心教授錢志勇團隊在《先進科學》發表論文。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基于甘露聚糖(Man)的新型靶向納米藥物Que@MOF/Man,通過精準靶向心肌......
營養貪婪是腫瘤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然而,營養剝奪產生的臨床益處有限。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紊亂,細胞產生膽固醇-葡萄糖苷,膽固醇-葡萄糖苷在溶酶體中積累,導致細胞損傷。2024年5月13日,南京大學胡一......
如何將分子靶向藥物與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有機結合起來,使兩者能夠揚長補短發揮協同抗腫瘤效應呢?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副教授黃宇賢、教授李玉華等結合最新研究進展,綜述了分子靶向藥物聯合C......
心血管病是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誘發冠心病、中風和心肌梗塞等多種心血管病的共同病理基礎。在AS的早期階段進行藥物干預,能夠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治......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研究員課題組在利用DNA納米機器遞送基因編輯系統進行靶向基因治療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ADNAOrigami-BasedGeneEditingSystemforEff......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科研人員研發出發光納米粒子,可用于超低溫高精度溫度測量。科研人員表示,摻有釹離子的氧化釩和氧化镥納米粒子具有磷光體特性,其能夠吸收入射到其上的紅外輻射并重新發射,這種輻射的性質很......
在周三(10月11日)的美股市場中,生物科技公司TempestTherapeutics,Inc.股價飆漲3970.83%,報每股9.77美元。據了解,Tempest是一家臨床階段腫瘤公司,致力于將腫瘤......
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科研人員研發出發光納米粒子,可用于超低溫高精度溫度測量。科研人員表示,摻有釹離子的氧化釩和氧化镥納米粒子具有磷光體特性,其能夠吸收入射到其上的紅外輻射并重新發射,這種輻射的性質很......
腫瘤的異質性和復雜的微環境是導致藥物遞送系統的靶向性和療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探究腫瘤病灶在各階段的血管、細胞構筑以及細胞外基質通透性的變化規律,深化對腫瘤異質性和腫瘤治療的結構認識,有助于解決藥物遞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