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粒子溶液可靶向兩種癌癥標記物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新型成像試劑,可同時“照亮”多個生物標記,這種包裹在紅細胞膜上的熒光納米顆粒能比目前臨床批準的染料更好地靶向腫瘤,只需一束手術光就能發出兩種不同的信號,可以幫助醫生區分腫瘤邊界、識別轉移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協會期刊《ACS 納米》雜志。傳統上,切除腫瘤后再對其進行評估,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幾小時到幾天。現代研究向實時診斷方向發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許多腫瘤靶向顯像劑只能最小限度地到達腫瘤靶點,而且會迅速從血液中清除并在肝臟積聚,導致肝損傷。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想發現所有的癌癥,只對一個生物標記進行成像是不夠的,這可能會漏掉一些腫瘤。如果引入第二個或第三個生物標記,移除所有癌細胞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在腫瘤模型(模擬腫瘤及其周圍環境特征的3D模型)以及活體小鼠身上展示了他們的新型雙信號納米粒子。他們在小鼠身上看到,覆蓋薄膜的納米粒子在......閱讀全文
納米粒子溶液可靶向兩種癌癥標記物
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新型成像試劑,可同時“照亮”多個生物標記,這種包裹在紅細胞膜上的熒光納米顆粒能比目前臨床批準的染料更好地靶向腫瘤,只需一束手術光就能發出兩種不同的信號,可以幫助醫生區分腫瘤邊界、識別轉移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協會期刊《ACS?納
ACS Nano:納米粒子靶向殺死癌癥干細胞
許多癌癥患者在疾病治療后僅在幾年之內就會腫瘤復發。腫瘤復發和擴散很可能是由于傳統抗癌藥物很難殺死腫瘤干細胞造成的。現在,研究人員設計的一種納米粒子可專門針對這些腫瘤干細胞釋放藥物。有關納米粒子療法的相關文章發表在《ACS Nano》雜志上。 抗癌藥物通常可以使腫瘤組織萎縮,但不會殺死腫瘤干細胞
癌癥囊泡標記物納米流式分析方法
近年來,胞外囊泡 EVs研究領域的迅速發展, 已經吸引了大量科學家和臨床工作者的關注, 特別是那些癌癥生物學研究學者更是希望能深入研究探索胞外囊泡EVs在癌癥診療方面的潛在價值。空白日前,加拿大科學家Paproski R J等人首次研究證實,通過使用超靈敏納米流式對胞外囊泡EVs的釋放量進行
“磁納米粒子癌癥靶向熱療儀合作研發”項目通過驗收
受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委托,9月28日,湖北省科技廳在武漢組織召開了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磁納米粒子癌癥靶向熱療儀合作研發”項目驗收會。 該項目于2012年立項,與巴西巴西利亞大學開展合作,重點研制一種精密恒溫控制的腫瘤熱療儀。通過實施該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成為我國第一所與巴西有實質性合作的985
Cell特輯:癌癥標記物
“Cell Press Selections”是由Cell出版社推出的一份推薦文章集合手冊,主要介紹某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及突出成果。相關特輯內容包括研究論文,評論性文章以及snapshots,涉及了同一領域的方方面面,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章由贊助商贊助,可以免費獲取。 癌癥生物標記物是
新型癌癥生物標記物
近日,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已證實IgG半乳糖基化(galactosylation)分布是多種癌癥類型中用于癌癥篩查的一個有前景的生物標記物。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7月1日的Cell Research雜志上。復旦大學的顧建新(Jian-Xin G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顧教授的主要科研
給敏感物刷隱形條碼 基于納米粒子的標記方法問世
英國《自然》下屬《科學報告》期刊6月5日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方法,可以在敏感類的爆炸物、固態或液態的藥品中甚至墨水上做標記,這就是基于納米粒子獨特熱性能的隱形條形碼。其在安保及防偽領域,尤其是跟蹤、驗證和追尋各種物品來源等方面,被看做是非常有前途的新方法。 條形碼人們已很熟悉,這種按
黃金納米粒子可治療癌癥
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用激光照射的黃金納米粒子可用于發現和治療癌癥”,摘要如下。 法國科學家羅曼·基當剛剛獲得由歐洲物理學會頒發的2009年菲涅耳獎,這是一項名為“血液腫瘤學”的抗癌戰略的領導者之一。基于他的理論,可將黃金納米粒子引入癌細胞,隨后使用激光
徹底變革癌癥治療的納米粒子
最近,來自美國休斯敦衛理公會研究所的一組研究人員,首次研制出了一種藥物,可成功地消除小鼠的肺轉移性腫瘤,從而徹底改變了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這項里程碑式的研究,發表在3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 大部分的癌癥死亡是由于肺和肝臟轉移,仍然沒有方法可以治愈。現有的
新法使用磁性納米粒子治療癌癥
俄羅斯聯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新聞中心稱,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科研人員發現了磁納米粒子在鐵磁流體中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性,該特性對于開發新的癌癥治療方法非常重要。烏拉爾聯邦大學科研人員阿列克謝·伊萬諾夫表示,利用鐵磁流體中磁納米粒子的特性可對抗癌癥,例如磁熱療法。該方法在電磁場作用下“加熱”患者的身體或器
靶向生物分解納米粒子可有效消除炎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北京時間)報道,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WH)、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等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不到100納米的微小納米粒子,能裝載并釋放一種促消炎的肽類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北京時間)報道,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WH)、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等研
靶向生物分解納米粒子可有效消除炎癥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19日(北京時間)報道,來自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BWH)、哥倫比亞大學醫療中心等研究人員,共同開發出一種不到100納米的微小納米粒子,能裝載并釋放一種促消炎的肽類藥。通過小鼠實驗證明,這些納米粒子具有強力促分解效果,能選擇性地進駐受傷組織部位,以可控方式在一段時間內
Science醫學揭示癌癥新標記物
來自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和大學醫院案例醫學中心的Goutham Narla博士領導一個研究小組,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和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發現了一個驅動乳腺癌擴散的基因變異。這項發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納米藥物新療法意在靶向治療癌癥
有一種掌握著生命藍圖的基因分子,其直徑僅相當于1米的二十五億分之一。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培養出如此大小的分子,并用創新設備對其進行史無前例的精確測量。科學家在過去十年通過不懈努力獲得的這些技術,如今正帶領人類走向新的醫療與疾病診斷方式。 癌癥在人體內肆意地玩著“捉迷藏”的致命游戲。化學療法是當
英國:納米基因靶向療法 治療癌癥新手段
化學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療使用的藥物是好壞通吃,不僅殺死癌細胞,也會對人體的正常細胞組織造成破壞,給患者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英國科學家如今研究出一種納米靶向療法,有望將好壞細胞區別對待。 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動物活體實驗發現,如果利用納米技術能夠將一組基因
新研制!納米粒子引導自殺基因進行靶向治療
肝癌的發病機制復雜,傳統治療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而基因治療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小的優勢。因此,基因治療有希望成為臨床上繼放療、化療之后的又一肝癌治療手段。在眾多基因療法中,自殺基因/前體藥物系統療法由于其獨特的“旁觀者效應”最具有臨床轉化潛能。自殺基因/前體藥物系統療法是通過將自殺基因和前體藥物
研究發現黃金納米粒子有助癌癥化療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日前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微小的黃金納米粒子能提升癌癥化療的效果,并降低化療對病患的副作用。黃金納米粒子,是黃金的納米級顆粒,可用于醫學成像技術、腫瘤檢測等。帝國理工學院下設的國家心肺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黃金納米粒子很容易被人體癌細胞吸收,他們為這種粒子包上一層化療藥物后,就可以
基于納米粒子獨特熱性能的標記方法問世
英國《自然》下屬《科學報告》期刊6月5日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方法,可以在敏感類的爆炸物、固態或液態的藥品中甚至墨水上做標記,這就是基于納米粒子獨特熱性能的隱形條形碼。其在安保及防偽領域,尤其是跟蹤、驗證和追尋各種物品來源等方面,被看做是非常有前途的新方法。 條形碼人們已很熟悉,這種按
可以檢測多種癌癥的血液標記物
胰腺癌的早期癥狀相對不明顯,經常導致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之后才被發現。為了改善胰腺癌病人的預后,開發早期胰腺癌檢測方法變得非常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們在血液中發現了一些蛋白能夠加強對胰腺癌的檢測。結合傳統的生物標記物,能夠實現對早期階段胰腺癌的診斷,這在之前是非常困難的。 為
微核破壞:癌癥診斷新標記物
癌癥科學家們知道微核(micronuclei)已有一段時間。這些額外的核結構游離于主核之外,大小約在主核的1/3以下。是由細胞分裂后沒有納入到子細胞中去的染色體片段或整個染色體構成。其與某些特殊的癌癥類型相關,預示著預后不良。 在發表在7月3日《細胞》(Cell)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
癌癥生物標記物有助開發多種癌癥血液檢測技術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國家癌癥研究所癌癥(NCRI,National Cancer Reasearch Institute)會議上,來自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在癌癥病人的血液中鑒別出了800多種生物標志物,這或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單一的血液檢測技術來對多種癌癥進行早期檢測。
Nature子刊揭示新型癌癥生物標記物
來自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鑒別出了一種microRNA生物標記物,證實其有望用于預測一種最常見的卵巢癌形式的治療反應。這一突破性研究發現有可能改善罹患這一疾病的患者的預后。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1月7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凱斯綜合癌癥中心普
Nature子刊:DNA納米機器人精準靶向癌癥
導讀:我們目前對抗惡性腫瘤的方法還遠遠不夠,常見的化療和放射治療有時很成功,但也會帶來巨大的副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體內的健康細胞也會被“連累”受到化學物質和輻射的“轟擊”。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靶向腫瘤且不傷害健康細胞的方法。而2月12日《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發表的
藥明康德與Targos合作研發癌癥標記物
Targos公司宣布:將為制藥客戶無錫藥明康德公司提供生物標志物服務和質量標準提供其專業知識,支持藥明康德生物分析工作,并作為其生物標志物研發的協作公司。 兩家公司表示,Targos和藥明康德重點驗證和分析臨床組織在癌癥生物標記,增加Targos提供的培訓和教育,幫助病理學家和血液化驗設備操作
香山會議研討納米技術與癌癥干細胞靶向治療
以“納米技術與癌癥干細胞靶向治療”為主題的第511次香山科學會議2014年11月18~19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旨整合我國在納米技術與癌癥干細胞治療方面的優勢力量,引導建立多學科的密切聯系和協作,推動我國在這一重要前沿領域的發展,實現自主知識產權藥物開發的新突破,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加快
Nature:納米粒子癌癥藥物開發商面臨破產危機
頂級生物工程技術公司研發創新性治療面臨著巨大挑戰 不久前,投資者蜂擁到一家研發靶向遞送癌癥藥物的下一代納米工程技術公司。但沒想到的是,5月2日該公司——BIND Therapeutics便宣布破產了。 此后,納米醫藥領域的研究者們都等著看該公司能否度過經濟危機,其他納米藥物公司是否也會遇到類
光還原氧化物促長納米金屬粒子
金屬納米粒子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并且在催化、光電子器件、磁性材料、涂層材料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它的制備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在室溫下通過直接還原金屬氧化物制備金屬納米粒子的相關報道較為少見。使用光化學方法制備金屬納米粒子具有反應條件溫和在室溫下就能進行,綠色環保只通過光照就能
Science醫學:新技術加速癌癥生物標記物篩查
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程序可用于測試癌癥生物標記物的臨床利益。這種方法可能會大大縮短從實驗室到進入臨床應用的道路。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11日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 蛋白質生物標記物對于個體化醫療至關
Science:納米粒子新成員——混合金屬納米粒子
在3月30日《Science》雜志的封面文章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其他三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的新技術使他們能夠將多種金屬結合在一起,其中還包括那些通常被認為無法結合的金屬。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過程創造了新型穩定的納米粒子,這種納米粒子可以在化學和能源行業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許多工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