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正在研究量子點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也被稱為“人工原子”)是半導體晶體,尺寸非常的小,也是一種納米粒子。其導入人體的主要障礙是它們對活細胞存在毒性。俄科學家讓這些粒子保持在2.5納米—5納米大小,以便能近100%地從人體排出。
目前,該團隊正在擬訂一個藥物遞送媒介物項目,包括裝有藥物的微膠囊。在膠囊壁上有磁性銀納米顆粒和放射性熒光量子點。這樣的量子點膠囊能發光,使研究人員記錄它們的位置,還能借助磁鐵控制顆粒,使整個膠囊移動到腫瘤的位置。借助變化的磁場或超聲波,可以使其變熱并在它們達到目標時打開。
該團隊計劃2019年后開始生產完整的、能同時檢測更多病原體的設備系列,它們能只根據一個空氣試樣就確定一系列的感染。
近日,我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光化學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低毒性量子點敏化的近紅外光至可見光的上轉換,并將該體系與有機光催化融合,實現了高效快速的太陽光合成。紅......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與副研究員杜駿團隊在量子點—有機分子能量傳遞機制與應用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點結合并四苯分子,實現了該類雜化體系在近紅外波......
量子計算初創公司迪拉克(Diraq)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精確控制位于運行邏輯門的量子點中的單個電子,更重要的是,這種新機制體積更小,需要的部件更少,有望推動大規......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與杜駿副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有機分子能量傳遞機制與應用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點結合并四苯分子,實現了該類......
近日,大連化物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與杜駿副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有機分子能量傳遞機制與應用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采用低毒性的CuInSe2量子點結合并四苯分子,實現了該類雜化體......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首次利用實驗室合成的蛋白質,在室溫下制造出了硫化鎘(CdS)量子點,這些納米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從發光二極管顯示屏到太陽能電池板等......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團隊在量子點電荷/能量轉移與光催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一類低毒性量子點作為強還原劑和三線態敏化劑的有機光催化應用。光誘導電荷/能......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吳凱豐與副研究朱井義團隊,在膠體量子點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再獲新進展。該研究觀測到CsPbI3量子點在紅外飛秒脈沖作用下的布洛赫-西格特位移,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與副研究員朱井義團隊在膠體量子點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再獲新進展。團隊觀測到CsPbI3量子點在紅外飛秒脈沖作用下的布洛赫—西格特位移,并揭示了激子效應對相干光......
近日,我所光電材料動力學研究組(1121組)吳凱豐研究員團隊等在膠體量子點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觀測到CsPbI3鈣鈦礦量子點中激子精細結構裂分導致的系綜量子拍頻,并提出了一種通過溫度誘導晶格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