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一種治療艾滋病病毒(HIV)的新方法——從臍帶血中移植抗HIV的干細胞——已經取得了長期成功的結果。這種方法成功地用于治療“紐約病人”,一名患有白血病和攜帶HIV的自認為是混血兒的中年婦女,她自2017年以來一直沒有感染HIV。使用臍帶血干細胞,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從相容的成年捐贈者那里獲得干細胞,增加了在所有種族背景的人群中通過干細胞移植治愈HIV的潛力。繼去年2月該案例研究的初步細節在第29屆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年會上公布后,相關研究3月17日發表于《細胞》。
“HIV的流行在種族上是多樣化的,對于有色人種或不同種族的人來說,找到充分匹配、沒有血緣關系的成年捐贈者是極其罕見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Yvonne Bryson說,“使用臍帶血細胞擴大了不同血統的HIV攜帶者和需要移植的其他疾病患者獲得治療的機會。”她與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兒科醫生和傳染病專家Deborah Persaud共同領導了這項研究。
全世界有近3800萬HIV攜帶者,抗病毒治療雖然有效,但必須終身服用。2009年的“柏林病人”是第一個被治愈HIV的感染者,自那以后,另外兩名男子——“倫敦病人”和“杜塞爾多夫病人”——也擺脫了病毒。這三個人都接受了干細胞移植作為其癌癥治療的一部分,在所有病例中,供體細胞都來自兼容或“匹配”的成年人,且攜帶兩個CCR5-delta32突變拷貝,這是一種自然突變,通過阻止病毒進入和感染細胞來抵抗HIV。
只有大約1%的白人是CCR5-delta32突變的純合子,在其他人群中則更罕見。這種罕見限制了將攜帶有益突變的干細胞移植到有色人種患者體內的可能性,因為干細胞移植通常需要供體和受體之間的充分匹配。
由于知道幾乎不可能找到與這位紐約病人攜帶的突變相容的成年捐贈者,研究小組從儲存的臍帶血中移植了攜帶CCR5 -delta32/32的干細胞,試圖同時治愈她的癌癥和HIV。這名患者于2017年在威爾·康奈爾醫學院接受了移植手術,這要感謝由Jingmei Hsu和Koen van Besien醫生領導的移植專家團隊。她的病例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贊助的國際孕產婦青少年艾滋病臨床試驗(IMPAACT)網絡的一部分,并得到了成人艾滋病臨床試驗網絡(ACTG)的共同支持。
臍帶血細胞與來自一名患者親屬的干細胞一起注入,以增加手術成功的幾率。“使用臍帶血,你可能沒有那么多的細胞,而且在注入臍帶血后,它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填充身體。”Bryson說,“使用匹配的患者親屬干細胞和臍帶血細胞的混合物,可以讓臍帶血細胞啟動。”
移植手術成功地緩解了病人的HIV和白血病,這種緩解現在已經持續了4年多。移植手術37個月后,患者能夠停止服用HIV抗病毒藥物。繼續對她進行監測的醫生說,自從停止抗病毒治療以來,她的HIV呈陰性已經超過30個月了(在撰寫該研究時,只有18個月)。
Persaud說:“包含CCR5-delta32/32細胞的干細胞移植為HIV攜帶者和血癌患者提供了買一贈一的治療方法。”然而,由于該過程的侵入性,干細胞移植(包括突變和不突變)僅被考慮用于因其他原因需要移植的人,而不是用于單獨治愈HIV;在患者接受干細胞移植之前,他們需要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來破壞他們現有的免疫系統。
“這項研究指出了CCR5-delta32/32細胞作為HIV患者干細胞移植的一部分的真正重要作用,因為迄今為止所有成功的治療都是使用這種突變的細胞群,而移植沒有這種突變的新干細胞的研究都未能治愈HIV。”Persaud說,“如果你要為HIV感染者進行癌癥移植治療,你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尋找CCR5-delta32/32細胞,因為這樣你就有可能實現他們的癌癥和HIV的緩解。”
作者強調,需要更多的努力來篩選CCR5-delta32突變的干細胞捐贈者和供體。“根據我們的方案,我們確定了300個帶有這種突變的臍帶血單位,這樣如果HIV感染者明天需要移植,就可以得到它們。”Bryson說,“但我們需要持續做一些事情來尋找這些突變,并需要社區和政府的支持。”
圖片來自作者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2.030
12月16日至18日,第十三屆廣州國際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論壇在廣州市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再生醫學與健康創新中心、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聯合主辦。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特種動植物生物技術創新團隊利用鹿茸干細胞外泌體,構建了可提升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工程化外泌體,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化學工程雜志》(Chemi......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2023全球艾滋病防治進展報告-終結艾滋病之路》(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有3900萬艾滋病感染者,130萬艾滋病新感染者,63萬人死于艾滋病相關疾病。在中國,202......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有關艾滋病(HIV)知識,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楊碧蓮帶來相關普及。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艾滋病(HIV)的傳播途徑。主要的四個傳播途徑:性行為傳播、靜脈吸毒注射、母嬰傳......
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份,共有15家國內外創新生物藥企完成了融資事件,總金額超40億人民幣。從融資輪次來看,早期融資仍占多數,其中B輪以前融資占比超過75%,僅有2家企業完成B輪融資。從融資金額來看,披......
外科醫生進行了眼球移植手術,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目前還不確定接受手術者是否能夠用新眼睛看到東西,但這一手術仍然朝著有朝一日使遭受嚴重眼部損傷的人恢復視力邁出了重要一步。今年5月27日,美國紐約大學朗格......
日前,燕達醫學研究院與煥生匯攜手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加速生物材料的研發和基于細胞生物研究的試劑研發,使干細胞、組織工程、神經修復、各種體細胞治療、分子診斷等世界前沿醫學技術能更快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為大......
“萬凱銳?和瑞卡必?作為首個完整的長效治療方案,只需最少每兩個月注射一次,明顯減少了HIV感染者的用藥次數,有助于改善治療體驗從而提高生活質量。”近日,英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其HIV(人類......
科學家們近日發現了一種針對結核病疫苗接種的新策略,這一策略有望在全球范圍內降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此項突破性的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微生物學》雜志上,為預防結核病開辟了新的途徑。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重要的內部控制機制,可以促進人類干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的成熟,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從不成熟的胎兒階段發育到成熟的成年階段過程中心肌細胞是如何生長的。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