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科學家成功運用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相結合的方式在小鼠模型中開發出一種針對轉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在8月1日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雜志上。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而癌細胞轉移是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種種原因測量癌細胞的轉移率是非常困難的。癌細胞最容易轉移到腦中,但是由于血腦屏障的阻擋,許多抗癌藥物很難達到腦部,致使治療效果不佳。而且由于癌細胞轉移散布到許多部位也導致化療很難進行。
細胞療法是一種免疫療法,通過免疫系統衛士T細胞來殺死乳腺癌細胞。科學家將T細胞注射到癌細胞散布的腦組織中,發現T細胞能夠在組織間運動,識別并直接殺死癌細胞。通過基因療法,癌細胞將會被5- flurocytosine殺死。為了能夠使改造的基因進入到癌細胞中,科學家首先將基因與特異侵染癌細胞的病毒融合,病毒侵染癌細胞后,對病人施用無毒性的5- flurocytosine。被病毒侵染的癌細胞會將無毒性的5- flurocytosine轉化為有毒性形式,從而被殺死。
兩種方法單獨使用者小鼠模型中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相結合會大幅度的減小腦中轉移的腫瘤。
Kruse博士稱,雖然繼發性腦癌比原發性腦癌高十倍,但是相關的財政支持卻很少。由于許多化療藥物無法到達大腦,使得腦部成為癌細胞避難所,導致病人預后非常差。而我們的研究解決了這個問題。
針對原發性腦癌的治療手段也處在實驗階段,科學家稱希望該療法能夠盡早的進入臨床試驗,幫助乳腺癌轉移患者。
BIOCHINA2025(第十屆)易貿生物產業展覽將于2025年3月13-15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預計邀請850位講者,以50000平米展覽面積聯動十大熱門賽道,聚集30000名參會觀眾共襄三月......
當地時間12月10-13日,2024年圣安東尼奧乳腺癌研討會在美國召開。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邵志敏發布了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聯合團隊在常規蒽環、紫杉、鉑類、環磷酰胺化療基礎上,聯用中國原創免......
中國 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亞平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研究員張鵬程團隊,構建了一種特殊的囊泡,可分別靶向并作用于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將免疫因子療法與化療結合,誘導強效的免疫殺傷。12月4......
在乳腺癌患者中,“腔面型”乳腺癌患者占比約為65%至70%。記者18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的研究成果將改變免疫調節治療對該類乳腺癌療效不佳的困境,為“腔面型”乳腺癌免疫治療帶來全新認知和治療路徑。復旦大......
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了解到,院乳腺外科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紅外熱成像體系(AI-IRT),有望應用于乳腺癌臨床前篩查,為優化乳腺癌篩查策略和提高患者生存率作出貢獻。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外科學著名......
近年來,CAR-T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成為抗擊多種惡性腫瘤的強大武器,僅在國內就有多達六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而在腫瘤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AR-T細胞療法在自身免......
中國學者關于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登上Nature(自然)官網頭條。10月5日Nature官網首頁,頭條文章關注中國學者發表的國際首個通用CAR-T治療自身免疫病成果。網站截圖10月5日,澎湃新聞記......
·近十年來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呈現了多樣化的趨勢,涵蓋了各個子學科,包括細胞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等。其中基礎研究占多數比例,也有重大臨床成果獲獎。2024年諾貝爾獎(TheNobelPrize)的......
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腫瘤中最具侵襲性的亞型。2024年9月17日,中山大學羅曼莉、宋爾衛共同通訊在Advanced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LncRNAFAISLInhibitsCalpa......
全球包括中國人群的高脂肪攝入量和肥胖率正快速上升。目前,高脂飲?(HFD)和肥胖已被認為是一些惡性腫瘤的高危因素。高脂飲食可通過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導致癌癥惡性發展。然而,與HFD相關腸道菌群在癌癥進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