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與喜海投資控股集團在該校舉行簽約儀式,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校教授楊建明團隊“光合固碳細菌綠色合成高值化合物專利”的所有權。此次轉讓創造了山東省“光合固碳”領域專利單筆轉讓金額最高紀錄。
“雙碳”背景下,越來越多光合固碳及綠色生物合成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逐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綠色動能。光合固碳技術是通過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質。這一過程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也為生物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碳源。綠色生物合成則利用微生物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各種化學品、材料或藥物等。這些產品具有環境友好、可再生等優點,受到市場的青睞。不過,光合固碳仍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如光合固碳的效率有待提高,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需求等。
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建明團隊直擊痛點,以自然界中的沼澤紅假單胞菌為基底,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經過適應性進化、隨機突變、大規模篩選,選育獲得高固碳效率的菌株;利用基因編輯、啟動子篩選、RBS優化、膜工程、代謝工程、培養條件優化等多個合成生物學策略,逐步提升該菌株番茄紅素合成效率,成功構建起新型光合細菌——沼澤紅假單胞菌平臺。該微生物主要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實現高效碳捕捉的同時,還能高效合成番茄紅素、蝦青素等高附加值的生物基高值產品。
團隊歷經8年時間探索,最終建構獲得綠色生物合成達細胞干重約30%的番茄紅素高效菌株。番茄紅素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紅色類胡蘿卜素,因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特性而被廣泛應用于醫藥、化妝品、食品等行業,目前的市場價格大約為500萬元/噸。這一突破性技術,有望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推動生物制造業綠色發展。
專利受讓方喜海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董效飛表示:“通過專利的轉讓能夠使這項技術得到更廣泛應用,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這不僅符合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戰略目標,也是喜海投資控股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
雙方表示,未來將在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產業布局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光合固碳及綠色生物制造技術的發展,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為實現全球碳減排目標貢獻力量。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與喜海投資控股集團在該校舉行簽約儀式,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校教授楊建明團隊“光合固碳細菌綠色合成高值化合物專利”的所有權。此次轉讓創造了山東省“光合固碳”領域專利單筆轉讓金額最高......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與喜海投資控股集團在該校舉行簽約儀式,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校教授楊建明團隊“光合固碳細菌綠色合成高值化合物專利”的所有權。此次轉讓創造了山東省“光合固碳”領域專利單筆轉讓金額最高......
水+二氧化碳+電=淀粉?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被中國科學家實現。2021年9月,我國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令國際科學界大為驚嘆。新年伊始,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以下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59.shtm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王琳琳、宋晨)“2021年全國高校院所ZL轉......
中國政府網1月6日披露,國務院日前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3—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推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