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15 10:17 原文鏈接: 經濟日報:期待環境信息更公開透明

      環境保護部14日正式對外公布2012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頗為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環保部不僅詳細公布了涉污地區和涉污企業名單信息,還明確提出將跟蹤這些地區和企業整改情況,對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由監察機關依照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此次環保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信息披露態度,不禁讓人聯想起前不久環保部公布華北平原排污企業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結果時采取的做法。上一次,環保部只是簡單地告知公眾,華北平原有55家企業存在地下排污違法問題,其中天津5家、河北6家、山西1家、山東14家、河南29家。而具體違法排污企業的詳細名單和有關信息,則語焉不詳,僅僅稱由上述5省市環保部門“逐步公開”。

      此前,并不乏環保部直接公布排污企業名單的先例,包括此次公布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處罰情況在內,同樣是直接公布了掛牌督辦的詳細企業名單。也正因如此,華北平原地下排污企業信息披露的處理方式,讓人產生了很多聯想——是否存在環保部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角力、環保部“不出頭”的選擇是否有逃避成為輿論指責焦點的嫌疑,等等。

      事實上,就在環保部披露華北平原55家企業地下排污的前一天,5月8日,環保部公布對山東濰坊地下排污事件處理情況仍表示,“經山東省環保廳和濰坊市政府排查,未發現確切地下灌污證據”。但隨后山東省環保廳應環保部要求公布的山東地下排污14家企業名單卻顯示,濰坊的3家企業赫然在列,分別為濰坊市高密市宋述信小電鍍廠、濰坊市高密市金祥針織廠、濰坊市高密市華盛針織廠。

      眾所周知,濰坊企業地下排污事件始于今年2月的微博披露,后經媒體介入而持續發酵。山東省環保廳曾于2月啟動專項調查組赴濰坊市暗訪,隨后通過官方網站表示“未發現企業通過高壓水井向地下排污的情況”。此后環保部也再度宣稱山東濰坊“未發現確切地下灌污證據”。現在大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環保部門跟公眾玩了一個文字游戲——山東濰坊確實沒發現用高壓井“灌污”的企業,但是利用滲坑、滲井方式等“排污”企業可不止一家!

      環保部門高調宣稱沒有濰坊企業“灌污”的“確切”證據,卻并不同時向全社會闡明濰坊確實存在企業向地下排污行為,這無疑是對公眾的誤導,讓人們誤以為坊間熱議的濰坊地下水污染是子虛烏有。這樣打馬虎眼的行為,是地方保護主義對政府公信力的綁架。可以說,華北企業地下排污時至今日依然迷霧重重的背后,暴露出一些地方GDP至上的理念仍然大行其道,暴露出一些地方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也暴露出環保部門執法監督的“弱勢”,暴露出環境信息公開路上的種種障礙。

      環境信息公開是我國確定的政府信息公開的八個重點領域之一。環境事件信息及時、主動、準確向全社會公開,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一前一后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與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結果的信息披露比較之間,不能不讓人感慨——被動、延遲、模糊的信息公開,只能給公眾帶來更大的不穩定感和不安全感,長此以往更將失信于民。當然,值得肯定的是4月22日《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廣受關注的地下水污染問題終于從華北平原開始破題。

    相關文章

    關于印發《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落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要求,細化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內......

    2018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狀況如何?

    2018年,中國滬深股市上市公司中已發布相關環境責任報告、社會責任報告及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有效樣本企業共928家,占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總量的26.02%。未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報告的企業數量共26......

    上市化企環境信息披露水平居前

    1月20日,生態環境部所屬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發布《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7年)》。《報告》顯示,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總體水平較上年度略有上升,但仍處于發......

    彌合信息鴻溝應對食安風險建立公開透明信息流通生態

    在自媒體蓬勃發展、交流門檻越來越低、信息獲取方式趨于多樣的今天,監管部門需要有更專業的方式與公眾和媒體進行溝通。尤其是食品安全領域作為輿情事件的多發領域,如何實現信息公開,渠道暢通、有效溝通,是每個食......

    環保部修訂《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

    為促進環境信息化工作,保障環境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規范環境信息元數據標準建設,環境保護部修訂了《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HJ720-2014)并于近日發布。這是《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發布以來的首次修訂。......

    環保部:重點排污單位應主動公布信息

    為進一步推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環境保護部研究起草了《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并于近日公開征求意見。《辦法》規定,......

    天津核定重點排污單位447家

    記者從天津市環保部門了解到:天津市近日完成了今年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核定,共計447家,要求這些污染企業必須公開環境信息,并將在天津環保政務網公開這些企業的名稱。同時,從現在起至10月底,天津市還將持續開......

    公開環境信息應成企業自覺

    更積極、更坦誠、更實在,是廣大人民群眾對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迫切要求,也是促進企業公平競爭、更好地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大勢所趨。5月11日,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即日起按日披露前一日煙氣在線監測指標......

    廣州首個變電站環境在線監測系統正式啟用

    廣州首個變電站環境信息在線監測系統,20日在220千伏天河變電站正式啟用。該系統實現了對變電站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實時測量,并通過變電站外得LED屏幕向市民展示實時數據。據廣州供電局計劃部工程師介紹,......

    北京一家律所發布《環境信息公開申請實務指南》

    “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太難了。”一些機構或者個人這樣抱怨。往往要么是信息公開申請書遞交給行政機關以后,沒了下文;要么是行政機關以“不屬于政府信息”,或者是“涉及商業秘密”,或者是“過程性信息”為由,不予公......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