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知名期刊《自然》發表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40%的博士生和28%的碩士生曾就學業壓力造成的抑郁或焦慮尋求過幫助,研究生罹患抑郁和焦慮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出6倍之多。
眾所周知,抑郁和焦慮會降低研究生的生產能力與效率,嚴重的還會導致其無法正常學習與科研,甚至發生悲劇。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國際沖突熱點頻發、經濟發展態勢不明朗,這勢必會迅速傳導至研究生教育領域,進一步增加全球范圍內研究生的壓力水平。
與此同時,研究生教育在全球范圍內的作用也不斷凸顯,主要發達國家均把研究生教育作為國家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因此,如果研究生普遍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顯然會削弱研究生教育對國家創新與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那么,我國研究生個體的心理壓力水平如何?
筆者所在的團隊通過調查發現,有超過一半的研究生自我感知的心理壓力程度比較高。其中,11.2%的樣本認為自己當前心理壓力非常大。這和國際上的情況是相似的,我國的研究生心理壓力也在一個較高水平。而且,我們的數據還顯示,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顯著高于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這也和《自然》的調查結果相一致。
既然我國研究生的心理壓力處于較高水平,就有必要分析哪些因素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進而在保障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的情況下,通過有效措施降低我國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水平。
在我國,研究生教育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對研究生的學業、科研、就業、思想等負有全過程指導的責任。2018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提出了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七項內容,更強調了導師對于研究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然而在現實的培養過程中,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相處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有時導學關系困擾也會成為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源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析導學關系與導師指導行為對研究生心理壓力的影響。
經過研究,筆者的團隊有了如下幾個發現。首先,將學生當朋友的導師所指導的研究生,其心理壓力明顯更低,這也印證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次,導師對學生在生活方面的關心有助于降低研究生的心理壓力。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另外一個傳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正確性,說明導師不僅要將學生當學徒教手藝,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父母的職責,像父母一樣關愛學生的方方面面。最后,導師如果為學生構建社交網絡,也可以顯著降低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清華大學在人才培養上將對畢業生的持續關心形容為“扶上馬,送一程”。而導師幫助學生構建社交網絡在某種程度上就屬于此類,有助于研究生未來的長期職業發展。
基于上述發現,筆者建議構建中國式導學關系,以緩解目前研究生較為普遍的心理壓力。
已有研究認為,和諧的導學關系可能會被短期功利主義所嚴重侵蝕,進而蛻變為壓迫關系、雇傭關系、從屬關系、疏離關系,由此導致本應成為良師益友的導師反而成為研究生的壓力源。因此,將導師稱為“老板”的現象需要重新被審視甚至被糾正,進而倡導建立良師益友型的導學關系,降低研究生的心理壓力。這有利于在促進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同時正本清源,確立更加具有人情味和道德元素的導學關系。
同時,還應充分發揮導師立德樹人的作用。導師因其在導學關系中的先賦權威地位,對研究生具有強烈的影響力,這就要求其必須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始終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將培育研究生成長成才作為一切指導行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導師和學生的關系不能僅限于學習、工作與科研,導師還必須加強對研究生的人文關懷與價值觀塑造、關心研究生未來職業發展等問題。
此外,還應從中國傳統文化中萃取更多構建和諧導學關系的元素。既然“良師益友”“扶上馬,送一程”均有助于顯著降低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水平,可以預見我國傳統文化中有更多有助于構建和諧導學關系的寶藏。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者、實踐者和政策制定者應該去探索、挖掘、提煉、應用、推廣中華民族優秀的師生與導學觀念,進而構建并形成中國式的導學關系。
相信中國式的導學關系將為全球研究生心理壓力的緩解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六月,是夢想騰飛的季節,是考場征戰的日子;2023年6月8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科技部號召,組織開展2023年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第二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簡稱琶洲實驗室)教授朱心紅團隊基于經典的抑郁模型——社會失敗模型(ChronicSocialDefeatStress,CSDS),研究揭示了“心理韌性”的生物學......
人們過去認為,孩子玩幾個小時電子游戲,認知能力方面會出現不良后果。但一項新的研究打消了父母多年來的擔憂。“我們的研究并未發現這樣的聯系,且不管孩子玩多長時間、選擇了什么類型的游戲。”美國休斯敦大學教育......
最近,國際知名期刊《自然》發表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40%的博士生和28%的碩士生曾就學業壓力造成的抑郁或焦慮尋求過幫助,研究生罹患抑郁和焦慮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出6倍之多。眾所周知,抑郁和焦慮會降......
最近,國際知名期刊《自然》發表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球40%的博士生和28%的碩士生曾就學業壓力造成的抑郁或焦慮尋求過幫助,研究生罹患抑郁和焦慮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出6倍之多。眾所周知,抑郁和焦慮會降......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人們就十分關注社會交往中的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在心理學中,這種感知、理解、分享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被稱作共情。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女性具有敏感、細膩、善解人......
近日多省份黨政“一把手”就紓解群眾心理工作提要求。11月25日,《重慶日報》刊發題為“更好回應和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有力有效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報道。據報道,24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市委書......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發生在西晉時期的永嘉年間,瑯琊王司馬睿率領君臣百姓離開中原,往南遷移,這就是著名的“永嘉衣冠南渡”。公元317年西晉滅亡,南渡后的司馬睿在南方建立東晉政權。從西晉到東晉......
和高校心理咨詢師約采訪,有點兒像和藝人約檔期。“本周的時段已滿。”“只能談20分鐘,可否?”“抱歉,能否再延后一小時?”連線時,耳邊傳來的公交車到站聲、同事催促聲,提醒你他們的忙碌是真實的。據中國國民......
5月23日,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鄒來泉團隊及合作者在《生理與行為》在線發表論文,首次結合網絡爬取文本和問卷調查對我國人群嗅覺夢的頻率和內容進行了研究。嗅覺意象,指的是我們在沒有直接氣味刺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