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nylam制藥公司是RNAi療法開發領域的領軍企業,該公司藥物Onpattro(patisiran,靜脈制劑)于2018年8月獲美國和歐盟批準用于遺傳性ATTR(hATTR)淀粉樣變性成人患者第1階段或第2階段多發性神經病的治療,成為RNAi現象被發現整整20年以來獲準上市的首款RNAi藥物。2019年11月,該公司另一款RNAi藥物Givlaari(givosiran,皮下制劑)獲得美國批準治療急性肝卟啉癥(AHP)成人患者,成為全球獲批的第二款RNAi藥物,同時也是GalNAc偶聯RNA療法的全球首次批準,標志著精密基因藥物開發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近日,Alnylam公司宣布,已完成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滾動提交研究性RNAi藥物lumasiran治療原發性高草酸尿癥1型(PH1)的新藥申請(NDA)。滾動審查允許藥企將其新藥申請(NDA)或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中已完成的部分提交給FDA進行審查,而不必等到每個部分都完成后再審查整個NDA或BLA。在美國,lumasiran此前已被FDA授予治療PH1的兒科罕見病資格、孤兒藥資格(ODD)、突破性藥物資格(BTD)、
該公司還宣布,已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提交了lumasiran治療PH1的營銷授權申請(MAA)。在歐盟,lumasiran此前已被授予孤兒藥資格(ODD)、優先藥物資格(PRIME)。此外,lumasiran還被EMA授予了加速評估。加速評估授予被認為具有重大公共衛生利益和治療創新的藥物。一旦MAA提交和驗證,加速評估可提供從210天縮短至150天的審查時間表。
PH1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影響腎臟和其他重要器官,該病影響嬰兒、兒童和成人,患者面臨著反復和痛苦的結石事件,以及腎功能進行性和不可預測的下降,最終導致終末期腎病,需要進行強化透析,作為肝/腎雙重移植的橋梁。
lumasiran是第一種顯示出顯著減少尿草酸排泄量的潛在療法。來自III期ILLUMINATE-A研究(NCT03681184)的結果表明,lumasiran顯著減少了肝臟中草酸的生成,可能解決PH1的內在病理生理學問題。如果獲批上市,lumasiran將對PH1患者產生有意義的臨床影響。
ILLUMINATE-A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在全球八個國家16個臨床中心入組了30例年齡≥6歲的PH1患者,這是在PH1群體中開展的最大規模的介入研究。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被隨機分配,接受lumasiran或安慰劑治療。lumasiran按3mg/kg劑量給藥,每月一次治療3個月,然后按每季度一次維持劑量。主要終點是,與安慰劑組相比,lumasiran治療組在第3至6個月期間24小時尿草酸排泄量與基線相比的百分比變化。
結果顯示,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p<0.0001)。此外,該研究在全部6個分層測試的次要終點方面也取得了統計學上顯著的結果(p<或=0.001),包括與安慰劑組相比lumasiran治療組患者達到尿草酸水平接近正常化或達到正常化的患者比例。研究中,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事件,lumasiran顯示出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總體情況與I/II期和開放標簽擴展研究中觀察到的一致。研究的完整結果計劃在目前定于2020年6月16日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OxalEurope國際會議上公布。
PH1是一種超級罕見病,由過量的草酸生成導致腎衰竭,具有顯著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尚無批準的治療方法。PH1通常在兒童期發病,需要立即進行有效的干預,晚期患者除了透析之外別無選擇。
lumasiran是一種靶向羥基酸氧化酶1(HAO1)的皮下注射RNAi藥物,開發用于原發性高草酸尿癥1型(PH1)的治療。HAO1編碼乙醇酸氧化酶(GO)。因此,通過沉默HAO1和消耗GO酶,lumasiran可抑制肝臟中草酸(直接參與PH1病理生理學的代謝物)的產生并使其正常化,從而潛在地阻止PH1疾病的進展。
lumasiran采用了Alnylam公司最新的增強穩定化學ESC-GalNAc共軛技術開發,該技術可使皮下給藥具有更強的效力和持久性,并具有一個寬泛的治療指數。目前,Alnylam公司正在開展另外兩項全球性III期研究:(1)ILLUMINATE-B,評估lumasiran治療年齡<6歲的PH1患者,預計2020年年中獲得結果;(2)ILLUMINATE-C,評估lumasiran治療伴有晚期腎臟病的所有年齡段PH1患者,預計2021年獲得結果。
《科創板日報》11月20日訊(記者鄭炳巽)經過前3天的鏖戰,2023年醫保國談終于來到最后一天的“終局之戰”。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現場了解,在國談第四天,涉及的談判品種以罕見病用藥及中成藥居多,全天預......
·據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轉化神經科學研究所帕梅拉·肖(PamelaJ.Shaw)教授團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關于漸凍癥病理機制的假說多達8種。·“過去幾十年,中國沒有一家大型藥企從事漸凍癥的藥物研發,因為......
2023年6月11日,上海長江產業園區,由復旦大學智能醫學研究院舉辦、上海慧眼醫學診斷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承辦、睦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贊助的“數智醫療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罕見病科技金融公益論壇”舉辦成功。......
國內罕見病診治有何新進展、新需求?5月26日-28日,中華醫學會兒童罕見病/UDP臨床診治與研究新進展學術會議在上海召開。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罕見病學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院長王藝在接受澎湃新聞......
2月28日是第16個“國際罕見病日”。為提升安徽省罕見病規范化診治水平,有效整合醫療資源,發揮各方力量,推進罕見病早診、早治、早預防,當天上午,安徽省罕見病專科聯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
廣東省醫療保障局聯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印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年版)》,新增111個西藥和中成藥,其中包括新冠治療藥、罕見病藥、兒童用藥。該目錄自3月1日......
“罕見病類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行業報告”(簡稱:報告)28日在上海發布。中國罕見病類特醫食品在可及性上面臨巨大挑戰。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任顧學范教授表示,此次發布的報告,針對罕見病需要特醫食品治......
今天是第16個國際罕見病日,目前,全世界約有7000多種罕見病,我國罕見病患者約有2000萬人。罕見病群體因為發病人群少,在疾病的診治和藥物的研發上往往容易被忽視。罕見病是指發病率非常低的疾病,新生兒......
國家醫保局近日公布,7種罕見病用藥新增進入2022國家醫保目錄,涉及多種疾病。此次國家醫保談判再次上演“靈魂砍價”,用于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規格為60毫克每瓶)上市價格......
為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引領醫學科學發展和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提升,12月27日,國家衛健委對外發布《國家罕見病醫學中心設置標準》。《標準》指出,國家罕見病醫學中心應依托罕見病診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