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胡瑞忠研究員邀請,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地質系資深科學家李楚思博士于3月14日至20日來該所進行學術訪問。
訪問期間,胡瑞忠、科技處負責人及礦床室相關研究人員與李楚思博士就加強與經濟地質學家協會的聯系、進一步開展合作與交流等問題進行了座談磋商;此外,李楚思博士還與礦床室相關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就巖漿硫化物礦床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部分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進行了具體指導。
3月18下午,李楚思博士作了題為“金川鎳礦:年齡、構造環境、巖漿演化、礦床成因及區域找礦勘探”的學術報告,對近年來有關金川鎳礦成礦巖體的定年研究、成巖成礦作用研究及基于成巖年齡時限引發的相關討論進行了系統分析和點評,包括所在塊體與華北地臺及揚子地臺基底的對比分析、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與桂北元寶山地區寶壇巖體、四川鹽邊高家村巖體的對比分析等,指出金川鎳礦成礦巖體與桂北元寶山地區寶壇巖體及四川鹽邊高家村巖體在地球化學特征上存在明顯差異,其Nd同位素組成反映其來源于更加富集的地幔源區。報告會引起了與會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的熱烈反響,并就羅丁尼亞期大陸裂解到瓜達盧普階的峨眉山大火成巖省、從巖漿源區特征到地殼混染作用、從巖漿硫化物礦床成因模式到找礦勘探方向等展開了廣泛的討論。
李楚思博士是巖漿硫化物礦床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長期以來,李楚思博士對全球主要的典型巖漿硫化物礦床及其成礦巖體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及其學術影響受到世界同行科學家的高度關注和肯定。
5日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武建飛研究員帶領的先進儲能材料與技術研究組,在硫化物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領域的基礎科學問題和電池規模化制備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新進展。相關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宣諭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義剛,聯合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韓國地質礦產資源研究院和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研究人員,應用顯微火山灰方法,率先在東亞地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2月14日,國際地球化學學會與歐洲地球化學協會公布了2022年國際地球化學會士名單,該所研究員徐義剛以其在國際地球化學領域的突出貢獻入選。此前,徐義剛先后當選中......
作為“化學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的重要成果,第一張全球地球化學基準圖(地球化學圖)已編制完成并提交相關國家使用。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16年5月,原國土資源部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協定,......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新明和張艷利課題組設計了一種用于測量植物排放BVOCs的半開放式動態箱系統。相關研究發表于《大氣測量技術》(AtmosphericMeasurementTec......
大氣是汞的重要傳輸途徑,大氣汞的物理-化學轉化過程在汞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同形態的汞在大氣中的遷移范圍不同,其生態環境效應也存在顯著差異。研究證實,大氣中廣泛存二價汞的還原過程及單質......
水中硫化物的測定原理水樣經酸化后,硫化物轉變為硫化氫并轉移在乙酸鋅一乙酸鈉溶液中,與Ⅳ,Ⅳ一二甲基對苯二胺和硫酸鐵銨反應生成藍色的亞甲基藍絡合物,可被定量測定。水樣中含硫代硫酸鹽或亞硫酸鹽干擾測定,此......
本專題涉及飲用水中硫化物的標準有1條。國際標準分類中,飲用水中硫化物涉及到。在中國標準分類中,飲用水中硫化物涉及到。關于飲用水中硫化物的標準CSN830520Cast.16-1976飲用水的物理化學分......
近期,《地質學》(Geololgy)雜志發表了日本JAMSTEC等機構對沖繩海槽海底硫化物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硫酸鹽還原過程在硫化物礦床早期過程中的作用,這對火山成塊的硫化物(VMS......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新明課題組在城市群地區大氣水溶性有機氮來源與沉降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大氣》。大氣活性氮對氣候變化、生態系統演化、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