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胡瑞忠研究員邀請,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地質系資深科學家李楚思博士于3月14日至20日來該所進行學術訪問。 訪問期間,胡瑞忠、科技處負責人及礦床室相關研究人員與李楚思博士就加強與經濟地質學家協會的聯系、進一步開展合作與交流等問題進行了座談磋商;此外,李楚思博士還與礦床室相關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就巖漿硫化物礦床研究方面的一些重要學術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對部分相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進行了具體指導。 3月18下午,李楚思博士作了題為“金川鎳礦:年齡、構造環境、巖漿演化、礦床成因及區域找礦勘探”的學術報告,對近年來有關金川鎳礦成礦巖體的定年研究、成巖成礦作用研究及基于成巖年齡時限引發的相關討論進行了系統分析和點評,包括所在塊體與華北地臺及揚子地臺基底的對比分析、巖石地球化學特征與桂北元寶山地區寶壇巖體、四川鹽邊高家村巖體的對比分析等,指出金川鎳礦成礦巖體與桂......閱讀全文
硫化物(特別是黃鐵礦)可形成于各類地質環境中,在金屬礦床的成礦早期一直延續到成礦后期。在觀察原生硫化物及其在成巖后的變質作用、熱液交代作用下生成的增生邊、重結晶的次生硫化物時,通過光學顯微鏡和背散射圖像,根據礦化、蝕變期次及礦物共生組合,可將不同結構的硫化物劃分為不同期次的產物,再與LA-ICP
中科院地球化學所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金屬硫化物礦物在壓力作用下的溶解過程可以視為一個原電池腐蝕過程。這項研究成果剛剛發表在《應用地球化學》雜志上。 金屬硫化物即以“硫化某”形式存在的礦物,例如硫化銅、硫化鎂等。這類礦物被廣泛應用于冶金、選礦、能源及材料等工業。但迄今為止,科學界仍未明晰揭示
硫(S)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揮發分之一,在地球圈層形成與分異、巖漿演化與氧化還原狀態、金屬成礦元素富集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諸多地質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俯沖帶是全球最大的物質循環系統,俯沖板片攜帶大量地殼物質進入深部地幔是殼-幔物質輸送的關鍵環節,俯沖板片釋放流體誘發地幔楔部分熔融導致島弧巖漿作用是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多接受杯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MC-ICP-MS)的開發應用和新提純技術的進步,汞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成為國際地球科學領域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鑒于此,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馮新斌團隊于2009年在國內率先建立汞同位素高精度測試方法,并成功對自然界不同生態系統汞的污染源和生物
近年來,隨著新一代多接受杯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MC-ICP-MS)的開發應用和新提純技術的進步,汞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成為國際地球科學領域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鑒于此,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馮新斌團隊于2009年在國內率先建立汞同位素高精度測試方法,并成功對自然界不同生態系統汞的污染源和生物
卡林型金礦是一種以沉積巖為主要容礦巖石,金顆粒極細(納米級)或不可見(固溶體)的形式賦存在含砷黃鐵礦和毒砂之中,與As、Sb、Hg、Tl等元素密切共生的特殊金礦類型,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國內華達州和我國滇黔桂地區的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礦成礦理論研究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應美國經濟地質學
華北克拉通南緣以盛產鉬資源而聞名于世,是世界上第一大鉬礦帶。隨著地質找礦工作的深入,過去幾十年在華北南緣又先后探明了一大批鉛鋅礦,使該地區成為華北重要的鉛鋅資源產地(圖1)。對于這些鉛鋅礦與鉬礦之間的成因關系,目前存在一些爭論。一些學者認為鉛鋅礦是斑巖鉬礦遠端的產物,為同一期巖漿-熱液產物;而另
中亞造山帶東天山東段廣泛發育二疊紀(~280 Ma)的超基性-基性侵入體及相關的巖漿Cu-Ni硫化物礦床,是我國重要的Cu-Ni礦產地之一。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巖成礦年代學、巖漿演化及源區特征等,認為其成礦高鎂原始巖漿可能來源于俯沖交代的軟流圈地幔的熔融。但是,對于巖漿
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教育部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 經評審,決定授予“軟界面電分析化學的若干問題研究”等36項成果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稀土生物效應的細胞無機化學研究”等6
中科院地球化學所漆亮研究員專訪 談起地球化學,你首先可能會想到人類賴以生存46億年的星球,還會想起李四光等著名科學家,玩電游的同學們會想起挖到黃金、水晶、鉆石礦可以積攢實力。而回到現實,在科研中,我國地球化學家們當前具體在做哪些代表性的研究,科學儀器和分析技術在其中發揮哪些作用? 在貴陽召開的無
全球已探明的油藏中很大一部分是含硫原油,有不少高硫原油經歷了生物降解。此外,全球供給的原油含硫量呈逐年上升趨勢,高硫原油泄露引發的環境問題也相當突出,微生物修復技術已被成功地應用于漏油事件的處理中。已有研究表明,無論是在有氧還是在厭氧條件下,微生物都可以將一些結構簡單的模型有機硫化物(二苯并噻吩
1 引 言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具有靈敏度高、干擾較少和多元素同時分析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地質、材料、生物和環境等領域〔1~4〕。其在海水〔5~8〕、沉積物〔9,10〕、生物等樣品中微量元素的測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缺少海底熱液硫化物中微量元素方面的報道。上世紀主
國家外國專家局引進專家Margarete Kalin教授于12月18日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了2012年度為期2個月的合作研究工作。 引進專家、加拿大女王大學兼職教授、加拿大Boojum Research Ltd.總裁Margarete Kalin
報到時間:11月22日(8:00-22:00) 報告時間:11月23日-24日上午 參觀考察時間:11月24日下午-25日 會議日程安排 (以會議手冊為準) 時間 會議日程 地點及主持人 11月22日 08:00-22:00 注
沉積有機質中往往含有豐富的有機硫化物,除了只含硫的常見硫化物如硫醚、四氫噻吩、噻吩和苯并噻吩之外,還包含一些包含其他雜原子(如含N或O)的有機硫化物。為了與普通硫化物區分,我們稱之為極性有機硫化物(如N1S1,N1S2,O1S1,O2S1等)。與一般的有機硫化物相比,極性有機硫化物因為雜原子多,
沉積有機質中往往含有豐富的有機硫化物,除了只含硫的常見硫化物如硫醚、四氫噻吩、噻吩和苯并噻吩之外,還包含一些包含其他雜原子(如含N或O)的有機硫化物。為了與普通硫化物區分,我們稱之為極性有機硫化物(如N1S1,N1S2,O1S1,O2S1等等)。與一般的有機硫化物相比,極性有機硫化物因為雜原子多
火燒云鉛鋅礦是近幾年在新疆和田地區新發現的超大型沉積巖容礦型鉛鋅礦床,鉛鋅資源量超過1800多萬噸,是我國最大、亞洲第二大鉛鋅礦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鉛鋅碳酸鹽礦床,它的成因機制問題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科學問題。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李昊,在導師徐興旺與董連
區別于板內環境中產出的典型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造山帶中產出的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已經成為國際上該類礦床勘查和研究的新熱點。幔源巖漿在地殼淺部達到硫化物飽和是成礦的基礎,硫化物飽和的機制也與母巖漿的氧逸度密切相關。對于造山帶中產出的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母巖漿的氧逸度及主要控制因素,僅存在定性認識,缺乏
硫化物熔體從幔源鎂鐵質巖漿中熔離并富集成礦,是形成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的關鍵。礦石構造對于分析硫化物熔體在巖漿(或者晶粥)中的遷移過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球狀構造在巖漿銅鎳硫化物礦床中很少發育,目前只在俄羅斯的Noril’sk礦床、西澳大利亞的Black Swan礦床以及加拿大的Sudbury礦床
納米二次離子質譜技術(NanoSIMS)在 微生物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氮(N)、碳(C)、硫(S)等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驅動。 耦合分析自然環境中 微生物遺傳多樣性與其代謝多樣性是當今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的難點和熱點。 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多樣性極 為豐富,每噸土壤中的微生物類
丹巴地區銅鎳硫化物鉑族礦床品位低、鉑族礦物顆粒細、鉑族元素間的類質同象普遍,此類鉑族資源的賦存狀態研究及礦石的選冶長期以來都是較為棘手的問題。本文采用掃描電鏡-X射線能譜儀器組合,對丹巴銅鎳硫化物鉑族礦床中含量達到1‰的元素進行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鉑族礦物原位的賦存狀態和形貌特征。通過掃描電
水星古老的多坑表面因為最近的地質進程而發生了改變。 水星是一顆有許多“最”的行星:最快、最小、最熱,以及最密。因此,它可能也是一顆最奇怪的天體。 3月21日,美國宇航局(NASA)信使號(MESSENGER,意為水星表面、空間環境、地球化學和測距)探測器研究團隊的科學家,
可可塔勒鉛鋅礦床的成礦模式圖 阿爾泰造山帶貫穿中亞,是顯生宙以來全球地殼增生最強烈的地區。在復雜的地殼增生過程中伴隨有強烈的殼幔相互作用,豐富的礦產資源也相伴而生。可可塔勒鉛鋅礦床作為新疆最大的鉛鋅礦床,同時也是阿爾泰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礦床之一,產于下泥盆統康布鐵堡組的一套火山-沉積
六溴環十二烷(HBCD)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添加型環烷烴類溴代阻燃劑,主要應用于聚苯乙烯泡沫、紡織品、電纜線和電子產品的阻燃。隨著HBCD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人們已經在各種環境介質中(包括大氣、水體、土壤、沉積物、生物體以及母乳等)頻繁地檢測出高濃度的HBCD。HBCD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和生物
601 SCTB9604 0 濟源凹陷油源追蹤及烴類垂直運移作用 602 SCTA9606 0 吐魯番拗陷二疊系─三疊系烴源巖研究 603 SCTA9702 0 勝利油田下第三系沙河街組烴源
501 SCTB9602 0 煤自燃傾向性色譜吸氧鑒定法與應用 502 SCTB9602 0 我國風化煤利用現狀與展望 503 SCTB9604 0 飽和烴單體化合物穩定碳同位素測定方法&n
據每日科學網報道,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小組近日證實,鋅元素缺乏導致古海洋生物進化延遲的假說不成立。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地理科學》雜志上。 鋅是人類細胞組成必不可少的元素。鋅結合蛋白,主要位于細胞核中,參與調節基因的轉錄。真核細胞在形成時,鋅是其組成的第三個階段,無論是早期還是后
三、地質和礦物學中的應用礦物是指具有明確的成分和晶體結構的結晶相。早期礦物成分的數據使用物理分離和化學方法取得的。由于分離不完善,以及交叉生長細小相的影響,常常得出錯誤的結果。利用探針分析和掃描圖像觀察,對礦物學研究有突出的作用,它能用電子圖像的成分對比度和特征x射線圖像分布,觀察礦物中的元素分布及
汞是一種人體非必需的有毒重金屬元素,具有很強的揮發性、移動性、生物累積性和神經毒性。上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爆發的一系列汞中毒事件,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灣爆發的水俁病事件就是由于當地居民食用了甲基汞超標的海產品所引起的。據不完全統計,此次事件造成了上千人死亡,上萬人健康受到嚴重
這個夏天,陽光、沙灘、海水,這些青島的城市名片,暫時讓位給了“草原”。“到青島看草原”已經成了當地一句戲謔。 所謂“草原”,其實是海水中一種大型綠藻滸苔高度聚集而引發的生態“奇觀”。這些個體呈管狀中空結構的單層細胞藻類,最短幾十厘米,最長2米,無數的個體纏繞著、簇擁著,在風海流的作用下,源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