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對抗敗血癥的斗爭可以從一個令人驚訝的地方得到幫助:腸道細菌。研究人員發現,增加老鼠血液中的免疫蛋白A抗體能防止導致敗血癥的細菌入侵。近日,相關論文發表在《細胞—宿主與微生物》雜志上。
圖片來源于網絡
之前有研究已經將免疫蛋白A反應與腸道細菌聯系在一起,并在老鼠的血清中檢測到腸道細菌的免疫蛋白A特異性成分。此外,有免疫蛋白A缺陷的人更容易患上敗血癥。然而,這兩項觀察結果是否有聯系仍懸而未決。
研究人員發現,免疫蛋白M抗體能迅速對敗血癥患者血液中的細菌產生反應,而腸道微生物會觸發免疫蛋白G抗體反應,從而阻止細菌感染。因此,研究人員希望弄清腸道微生物能否引發免疫蛋白A反應,以防止敗血癥。
該論文第一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oel Wilmore說:“血清免疫蛋白A和免疫蛋白G抗體可能會扮演類似于天然免疫蛋白M抗體的角色,而免疫蛋白A抗體提供的是一種非炎癥機制阻止入侵細菌。”
為研究這種可能性,賓夕法尼亞大學的David Allman團隊將老鼠暴露在一種獨特而自然的微生物群中,其中包括幾種能提高血液中免疫蛋白A水平的變形菌。當他們將缺乏免疫蛋白A的血液轉移到有敗血癥的小鼠身上時,大部分老鼠在兩天內死亡。相比之下,獲得富含免疫蛋白A血液的老鼠存活時間更長。
這些結果表明,共生微生物可以對血液中的免疫蛋白A水平產生重大影響,從而防止細菌敗血癥。
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分析免疫蛋白對敗血癥的保護作用,并探索利用這些抗體的特性開發治療人類疾病的新方法。與此同時,研究人員敦促人們不要過度解讀這些新發現。
Allman說:“這項研究有一個限制條件,因為每個人或動物體內的微生物都在某種程度上有獨特之處,我們的研究是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動物實驗環境中進行的。當免疫蛋白A能在研究中保護小鼠時,我們不應該假設它可以替代臨床環境中提供給病人的標準治療。”
科學家首次設計了一種噬菌體組合療法,可以精確地靶向和抑制與炎癥性腸病(IBD)相關的腸道細菌。這項研究展示了利用噬菌體治療腸道菌群相關疾病的可能性。相關論文8月4日發表在《細胞》雜志。“應用噬菌體療法......
來自麥克馬斯特大學和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組胺的“超級制造者”腸道細菌,它可以導致一些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的疼痛發作。罪魁禍首就是:克雷伯氏菌aerogenes,在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多達25......
結直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是全世界發病人數第三、死亡人數第二的惡性腫瘤。結直腸癌在我國同樣不容樂觀。盡管結直腸癌的治療手段不斷發展,但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后生存仍然不理想,我們需要對結直腸癌的......
近期,來自比利時和美國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了腸道細菌-宿主相互作用的新機制,腸道桿菌能夠利用死亡的腸道細胞釋放的營養成分促進自身生長,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雜志,標題為“Microbesexpl......
近期,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還在增加,但另一種傳染病的出現又引起了人們注意——8月9日北京報告1例外地來京就診肺炭疽病例;幾天后,山西省文水縣又發生疑似皮膚炭疽疫情。炭疽是一種什么傳染病?致死率高不......
肝硬化-慢性肝病的常見終末期-與一系列事件有關,其中腸道細菌過度生長和生物失調是核心。細菌毒素進入門靜脈或體循環可直接導致肝細胞死亡,而生物失調也會影響腸道屏障功能,增加細菌移位,導致感染、全身炎癥和......
科學家們還在探索腸道菌群與更多腦部疾病的關系,包括阿爾茨海默病、抑郁癥,以及在發生腦卒中和腦損傷之后,對恢復程度的影響。而每種疾病中,要在人類身上驗證從動物實驗中獲得的發現,并進入臨床試驗,無疑都面臨......
在許多方面,我們的大腦與消化道緊密相連,感到緊張可能會導致胃部疼痛,而腸道的饑餓信號會使我們感到煩躁。最近的研究甚至表明,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細菌會影響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在動物(如小鼠)中對這些復雜的相......
腸道中有了這種細菌,媽媽就會忽略寶寶?隨著科學家們更多地了解了定居于人體內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對大腦產生的影響,也就有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Salk研究所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一種大腸桿......
我們的大腦與消化道在許多方面緊密相連。在你緊張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胃疼,而腸道發出的饑餓信號又會讓你感到煩躁。為了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腸腦軸(gut-brainaxis),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