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媒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獵戶座”飛船發射升空5天后,于當地時間21日抵達月球,從距離月球表面上方81英里(約130公里)處掠過,并繼續向繞月軌道行進。
《華盛頓郵報》稱,這標志著NASA邁出了重返月球的關鍵一步。據美聯社報道,飛船還發回了一張地球的照片,是一個被黑暗包圍的藍色小圓點。
據此前報道,搭載“獵戶座”飛船的巨型探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于11月16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啟“阿耳忒彌斯1號”無人繞月飛行測試任務。這一任務此前曾因故障或惡劣天氣多次推遲進行。
如果這一計劃能順利完成,NASA計劃在后續的“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中將宇航員送至月球。之后,該機構計劃定期執行“阿耳忒彌斯”登月任務,將宇航員送往月球南極地區進行探索和研究。
——2023年度北京質譜年會成功舉辦2023年3月31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學會主辦,北京質譜中心協辦的“2022年度北京質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舉辦。本次會議邀請中國科學......
月球究竟有沒有儲水層?如果有,在哪里?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揭開這一謎題帶來驚喜。3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刊發的一篇文章稱,中英學者在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中,測量到撞擊玻璃珠中的水,發現玻璃......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對我國返回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開展了詳細的巖相學、礦物學......
停靠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去年12月冷卻劑泄漏,“進步”號貨運飛船2月11日也被發現冷卻劑泄漏。兩艘飛船相繼泄漏,由于“進步”號泄漏原因不明,俄羅斯決定推遲發射救援飛船接宇航員回地球,......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是人類開啟“星際時代”的第一站。今年,中國將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規劃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六號將從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樣品......
未來10年,月球探測復興,各國在探測月球的同時,計劃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但這將面臨許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月球時間怎么定。月球沒有獨立的時間體系,目前開展的月球探測任務時間刻度各不相同,但都采用了協調......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團隊基于嫦娥三號和嫦娥五號任務提供的地面真值,對全月年輕火山活動進行了研究,重新解譯了它們的物質組成并校正了各火山單元的年齡。近日,相關成果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研究團隊提......
我們對月球的認識,又有了新突破!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第一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成果研討會上獲悉,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這些成果涉及月壤樣品基本特性和新物質、月球火山活動歷史及年輕火山活動......
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科研成果。科學家們通過對月球樣品的研究,精確測定了月球的年齡是20.3億年。嫦娥五號的首批樣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國內科學家發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樣品分發,共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研團隊通過對嫦娥三號原位探測數據和嫦娥五號樣品研究,重新解譯月球年輕玄武巖礦物組成,發現月球年輕月海玄武巖區域礦物組成并不均一,也并不富集橄欖石,為進一步了解月球內部成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