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對我國返回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開展了詳細的巖相學、礦物學、微量元素地球化學和Fe-Mg-Sr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嫦娥五號樣品月幔源區特性和月球年輕火山活動奧秘。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研究團隊對兩個玄武巖巖屑樣品(編號CE5C0800YJYX038)開展了三維CT掃描,確認巖屑樣品是玄武巖巖屑,不是撞擊熔體,并選取部分樣品制成光片,開展詳細的巖相學和礦物學原位分析,剩余樣品溶解開展主微量元素和Fe-Mg-Sr同位素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組成兩個玄武巖巖屑的輝石、橄欖石和長石等的化學成分均與前人發表結果一致,證實代表嫦娥五號著陸區本地的玄武巖巖屑。全巖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表明,嫦娥五號樣品是迄今為止最演化的玄武巖,具有高鐵、高釷、居中鈦含量的特點,其全巖鎂同位素和阿波羅低鈦玄武巖一致,全巖鐵同位素介于阿波羅低鈦玄武巖和高鈦玄武巖之間。
基于已獲取的主微量元素及Fe-Mg同位素數據,研究團隊估算了嫦娥五號玄武巖的母巖漿成分,并對月球巖漿洋冷凝結晶過程進行了模擬計算。研究結果表明,巖漿洋早期結晶的富橄欖石堆晶具有輕Fe、重Mg的同位素特征,晚期富輝石堆晶具有重Fe、輕Mg的同位素特征。
《中國科學報》從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Fe-Mg同位素組成指示了其月幔源區可能為兩種堆晶體的混合,晚期結晶的富單斜輝石堆晶比例可能為20~30%。富集單斜輝石堆晶可以顯著降低月幔的熔點,可能對月球仍能產生年輕火山活動起到關鍵作用。
據了解,月球是人類深空探測的“前哨站”。2020年12月,我國首次地外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成功返回了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樣品1731克。新研究成果隨之競相涌現,其中關于月球在20億年前仍有火山活動的結論更是刷新了學術界此前對于這顆具有高表面積與體積比星球的認知。基于嫦娥五號樣品研究其月幔源區性質對于理解月球年輕火山活動的驅動機制至關重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3847/2041-8213/acbd31
火山作用是月球最重要的地質活動之一。探索火山作用的過程和機制對闡釋月球的演化歷史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早期月球內部熱膨脹導致上覆巖石圈受張力發生破裂,而裂隙為巖漿上涌噴發提供了通道,從而形成月表火山及......
——2023年度北京質譜年會成功舉辦2023年3月31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北京質譜學會主辦,北京質譜中心協辦的“2022年度北京質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舉辦。本次會議邀請中國科學......
月球究竟有沒有儲水層?如果有,在哪里?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為揭開這一謎題帶來驚喜。3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刊發的一篇文章稱,中英學者在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中,測量到撞擊玻璃珠中的水,發現玻璃......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化學團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對我國返回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開展了詳細的巖相學、礦物學......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是人類開啟“星際時代”的第一站。今年,中國將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規劃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任務。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六號將從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樣品......
未來10年,月球探測復興,各國在探測月球的同時,計劃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但這將面臨許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月球時間怎么定。月球沒有獨立的時間體系,目前開展的月球探測任務時間刻度各不相同,但都采用了協調......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團隊基于嫦娥三號和嫦娥五號任務提供的地面真值,對全月年輕火山活動進行了研究,重新解譯了它們的物質組成并校正了各火山單元的年齡。近日,相關成果在《自然·天文學》上發表。研究團隊提......
我們對月球的認識,又有了新突破!記者從日前召開的第一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成果研討會上獲悉,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這些成果涉及月壤樣品基本特性和新物質、月球火山活動歷史及年輕火山活動......
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科研成果。科學家們通過對月球樣品的研究,精確測定了月球的年齡是20.3億年。嫦娥五號的首批樣品于2021年7月12日向國內科學家發放,目前已完成五次樣品分發,共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研團隊通過對嫦娥三號原位探測數據和嫦娥五號樣品研究,重新解譯月球年輕玄武巖礦物組成,發現月球年輕月海玄武巖區域礦物組成并不均一,也并不富集橄欖石,為進一步了解月球內部成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