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推出了一種手性拓撲超導體(Chiral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對于推進量子計算和探索理論手性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 particle)至關重要。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手性拓撲超導體來自超導體與磁性拓撲絕緣體的結合。手性拓撲超導需要三個要素:超導性、鐵磁性和拓撲序性質。科研人員使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將磁性拓撲絕緣體和鐵硫族化物(FeTe)堆疊在一起。鐵拓撲絕緣體是鐵磁體,電子以相同方式旋轉;而FeTe是一種反鐵磁體,其電子以交替方向旋轉。科研人員使用各種成像技術和其他方法來表征所得組合材料的結構和電性能,并證實了材料之間界面處存在手性拓撲超導性的所有三個關鍵成分。
科研人員表示,該系統將有助于尋找表現出與馬約拉納粒子類似行為的材料系統。馬約拉納粒子能充當自己的反粒子,這種獨特的特性可能使它們成為用作量子計算機中的量子比特。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推出了一種手性拓撲超導體(ChiralTopologicalSuperconductor),對于推進量子計算和探索理論手性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particle......
美國艾姆斯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非常規超導體,其化學成分在自然界中也能找到。密硫銠礦是自然界中僅有的4種在實驗室培養后可作為超導體的礦物之一。研究表明,它的性質類似于高溫超導體。這一發現進一步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09.shtm......
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研究人員通過混合兩種材料,創造了一種具有手性晶體結構的新型超導體。新的鉑—銥—鋯化合物在2.2K溫度以下轉變為超導體,使用X射線衍射可觀察到其具有手性晶體結構。該技術方案有望加速對新型......
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研究人員通過混合兩種材料,創造了一種具有手性晶體結構的新型超導體。新的鉑—銥—鋯化合物在2.2K溫度以下轉變為超導體,使用X射線衍射可觀察到其具有手性晶體結構。該技術方案有望加速對新型......
籠目(kagome)結構材料因其獨特的kagome結構而具有平帶、范霍夫奇異點(VHS),以及具有線性色散關系的狄拉克點等特殊的電子能帶結構,展現出電子強關聯、拓撲以及多體效應,很快成為研究幾何阻挫、......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超導體成功控制了芯片上的自旋波,這可能會改變節能技術和量子計算的游戲規則。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的量子物理學家首次證明......
元素超導既益于超導機制研究又方便應用加工,尋找高超導溫度(Tc)的元素超導體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潛在應用前景。2022年靳常青團隊實驗發現鈦(Ti)元素在高壓呈現26K的超導轉變(NatureCommu......
理論預測67年后,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首次在釕酸鍶內部發現了名為“惡魔”的粒子。這一發現或可解釋為什么某些材料是超導體,并有助科學家尋找新的超導材料。相關論文發表于9日出版的《自然》雜志。該粒子是一種等......
超導是一種物理現象,指某些材料在低溫下電阻突然消失,呈現出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的特征。超導最早是在1911年由荷蘭科學家昂內斯發現的,當時他將汞冷卻到4.2K時,發現其電阻降為零。后來人們又陸續發現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