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僅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食,也為研究能源作物提供了模型。為優化生物燃料作物,科學家正尋找決定水稻產量、抗病性和灌溉效率等性狀的基因。
最近在《植物細胞》雜志刊登的一篇論文中,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團隊與來自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的合作者,宣布開發出粳稻Kitaake的第一個全基因組測序快中子誘導突變體種群,一種新型的短生命周期水稻品種模型。
相對于其它水稻品種,Kitaake的新品種生命周期只有九周,一年四熟,且對光周期的變化不敏感,能夠加速水稻及其它單子葉植物的功能遺傳研究。快中子輻射能使Kitaake形成多種多樣的突變,包括單堿基取代、插入、倒置和異位等,而包括基因和染色體片段插入及CRISPER-Cas9在內的其它技術則往往只能形成單一類型的突變。因此,全基因測序允許研究人員僅用常規方法三百分之一的植株樣本就能確定影響單個基因的突變,大大提高了快速基因分析能力。
為方便科學家獲取資源,該研究團隊還建立了名為KitBase的門戶網站,允許用戶查找與突變相關的信息,包括每個水稻品系的序列、突變和表型數據。該項研究由美國能源部、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資助。
導語:華大智造發布全球通量最高測序儀,單次通量為常規超高通量測序儀的4.5至7倍。每年可完成高達5萬例人全基因組測序,單例成本100美元以內。20年將人全基因組測序測序成本從30多億美元降至100美元......
近日,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寶生課題組以我國廣泛分布的殼斗科櫟屬物種麻櫟為研究對象,利用生態基因組學方法預測森林樹種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相關研究發表于《分子生態學》。全球氣候的快速變化是生物多樣性面臨......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駱觀正團隊研究揭示多物種全基因組N6-deoxyadenosine(6mA)分布及可能來源。相關研究發表于CellDiscovery。陳麗倩博士(現為廣東省人民醫院博士后......
近日,國家藥典委員會擬定微生物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指導原則標準草案并公示。其中提到實驗室需具備高通量核酸測序儀、核酸擴增儀、片段分析儀、核酸定量儀、生物安全柜、混勻器、高速離心機、水浴或加熱模塊、冰箱、微......
通過全基因組規模擾動文庫的構建與篩選,從宏觀基因組層面系統研究基因型與表型的對應關系,是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相較于單個基因擾動文庫的構建與篩選,混合文庫的構建與篩選可通過一次實驗實現特定......
日前,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蔡大偉教授團隊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姜雨教授團隊在馬屬動物古DNA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獲取已滅絕馬屬動物奧氏馬的高質量全基因組數據,重建了馬屬動物......
蓮是我國重要水生經濟作物。蓮的地下莖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水生蔬菜,而且是進行無性繁殖的繁殖器官。蓮的地下莖在發育早期為不膨大的藕帶,發育后期膨大成藕。熱型蓮的地下莖因不能膨大成藕,無法在亞熱帶地區和溫帶地......
丁香屬為溫帶起源的木本芳香植物,是木犀科(Oleaceae)中較為古老的類群,全屬30余種(變種),除3種在巴爾干半島和北海道分布以外,其余在中國均有野生分布。作為觀賞植物,丁香擁有約1400年的栽培......
斑鱉(Rafetusswinhoei)是目前地球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鱉類物種,其背甲長度可達1.5米、體重可達115公斤。此外,斑鱉也是全球目前最瀕危的龜鱉類物種。在2019年初,全球已經明確記錄的斑鱉個......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和長沙生態動物園合作,成功組裝出了全球最瀕危龜鱉類物種斑鱉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序列,并解析其適應性進化基礎。研究人員發現,斑鱉與中華鱉親緣關系密切,然而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