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美國航天局用來監測國際空間站和航天飛機內某種氣體成分的電子鼻,還可以用來檢測大腦癌細胞。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道,這種名為“Enose”的電子鼻是由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發的,設計目的是用它探測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出現的微量的氨滲漏問題。一個由神經外科、癌癥以及航天領域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利用這種電子鼻研究大腦癌細胞轉移時發現,電子鼻能夠區分健康細胞和癌細胞的不同“味道”,從而使醫務人員能準確判定癌細胞群的具體位置,避免其與周圍健康細胞發生混淆。
研究小組負責人、加利福尼亞州杜阿特醫學中心科學家巴巴克·卡提卜說,這種儀器是利用高分子膜研制的,這種膜遇到不同物質,電導率就會發生變化。各類細胞的“味道”其實包含了不同物質,通過分析這些物質引起的高分子膜電導率變化,就能分析出這些物質的成分,從而區分出癌細胞。
卡提卜認為,這項剛起步的研究為未來發現和監測大腦癌變及其病理學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關鏈接:
物理學家組織網相關報道(英文)
“本次搭載第一階段任務順利完成,成功實現首款國產高壓400伏抗輻射SiC功率器件空間環境適應性驗證及其在電源系統中的在軌應用驗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了解到,2024年11月15日,由該所劉新宇......
據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項新的宇宙探索計劃——“探測器探索者”計劃。這一新計劃將填補NASA大型旗艦級任務和小型任務之間的空白,其中包括“高級X射線成像”衛星以及“天體物理學探測......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9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項新的宇宙探索計劃——“探測器探索者”計劃。這一新計劃將填補NASA大型旗艦級任務和小型任務之間的空白,其中包括“高級X射線成像”......
今天(9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發布登月服征名活動,并首次公開中國登月服外觀。登月服外觀設計靈感借鑒了諸多中國元素:上身裝飾帶設計融合了飛天飄帶的優雅飄逸和傳統鎧甲的硬朗厚重,體現了......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劉霞)宇宙深空究竟有多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給人們提供了答案。該探測器首次對彌漫在宇宙中的環境光(宇宙光學背景)進行了迄今最精確測......
8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中國宇航學會返回與再入專業委員會、蘭州大學等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進入、減速、著陸與上升(EDLA)技術全國學術會議在甘肅蘭州召開。本次會議以“探索浩瀚宇宙,自由空......
當地時間8月2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兩名自6月初以來滯留在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將于2025年2月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返回地球。美航天局表示,波音公司“星際客機”預計今......
梁思禮在天津梁啟超故居。中國航天報微信公眾號資料圖2024年8月24日,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院士誕辰100周年。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航天報”微信公眾號發布......
NASA曾設想在月球上建造一條鐵路,利用漂浮機器人沿著柔性軌道運送材料。這幅藝術圖展示了NASA的“阿爾忒彌斯大本營”可能的樣子。本文圖片來源:NASA官網 近日,意大利科學家透......
當地時間8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將下一次載人航天發射推遲至少一個月,希望為波音公司爭取更多時間解決“星際客機”飛船故障,早日確定滯留太空宇航員的歸期。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宇航員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