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策略來創造和操縱高溫超導體,特別是銅酸鹽超導體,為設計新型超導材料提供了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科研團隊聚焦于設計和實驗驗證新型超導體材料,尤其是在不需要極低溫度的條件下,通過使用先進的低溫器件制造技術,在超純氬氣中操作極薄銅酸鹽晶體層。基于銅酸鹽晶體,科研團隊成功制造出首個高溫超導二極管,可在相對較高溫度下工作,不需要外部磁場即可實現超導狀態。研究發現,在特定條件下,通過微調銅酸鹽晶體層的堆疊和扭曲,可以使界面最大超電流根據電流方向而變化,并實現對界面量子態的電子控制,通過反轉電流的極性來改變量子態。該發現不僅為超導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且還為量子計算等應用開辟了新途徑。
近日,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SECUF)的程金光團隊和周睿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在鎳基高溫超導體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充分發揮SECUF獨特實驗測量技術的優勢,在La2PrNi2O7多晶樣......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悉,我國科研團隊聯合國外的多個研究團隊,在鎳基高溫超導體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科研人員利用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SECUF),在鐠(Pr)摻......
超導體因巨大應用潛力備受關注尋找新型高溫超導體是科學界孜孜以求的目標Nature剛剛發布復旦最新成果又一新型高溫超導體被發現!復旦大學物理學系趙俊教授團隊利用高壓光學浮區技術成功生長了三層鎳氧化物La......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IEEE應用超導匯刊》上發表6篇論文,宣布通過他們所研發的新型高溫超導磁體,能夠將可控核聚變裝置托卡馬克的體積和成本壓縮至目前的1/40,并成功通過了嚴格的科學測試和論證。......
美國哈佛大學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策略來創造和操縱高溫超導體,特別是銅酸鹽超導體,為設計新型超導材料提供了新方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科研團隊聚焦于設計和實驗驗......
實驗目的 1.(利用直流測量法)測量超導體的臨界溫度; 2.觀察磁懸浮現象; 3.了解超導體的兩個基本特性—零電阻和邁斯納效應。實驗儀器 測量臨界溫度和阻值的成......
7月12日,《自然》雜志刊登中山大學王猛教授團隊與其他單位合作的成果:首次發現液氮溫區鎳氧化物超導體。這是由中國科學家首次率先獨立發現的全新高溫超導體系,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第二種液氮溫區非常規超導材料,......
自1911年Onnes在4.2K的低溫下發現汞的超導電性,一直以來,高溫乃至室溫超導都是理論和實驗物理領域的挑戰。近些年,高壓下富氫材料的高溫超導電性被多次報道,也曾有中國科學家預言,H2S可能在高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仙輝與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合作,在揭示高溫超導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10月31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超導是物理學中最迷人的宏觀量子現象之一,是......
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張遠波課題組在二維銅基超導體領域的研究取得進展。團隊首次提供直接實驗證據,證明了二維極限下的單層銅基超導體具有和塊體銅基超導體相同的超導特性。北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