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所引起的大氣中溫室氣體及氣溶膠含量的增加是造成人類世氣候和環境顯著變化的重要強迫因子。黑碳氣溶膠作為大氣溶膠的重要組成成分,主要產生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料燃燒過程。它可直接通過吸收可見光到紅外......
10月8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了由美國奧本大學國際氣候與全球變化研究中心主任田漢勤率領的國際團隊的研究成果。論文指出,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氧化亞氮排放的增長速度快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
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在內的多個機構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氣候變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在繼續上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經歷疫情初期封鎖措施和經濟放緩帶來的暫時下降后,正逐步回升到......
英國《自然》雜志8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模型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造成的物種種群破壞,最早或在這個10年內發生,并且會是“驟然”發生。但大規模、快速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則有可能降低生態組合遭遇突然性破壞的幾率......
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該雜志2019年的“年度風云人物”,16歲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通貝里被選中,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時代》年度風云人物。正如《時代》周刊所說的那樣,雖然格......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昨天正式發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2018年我國全面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應對......
在各個國家即將加強其巴黎氣候承諾前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一份新報告警告稱,除非2020年至2030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每年下降7.6%,否則全球將失去實現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規定的1.5℃......
11月2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6日發布新報告稱,為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即到2100年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2℃以內,在2020—2030年間,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2.......
世界氣象組織25日發布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水平持續增長已成長期趨勢,未來將導致愈發嚴重的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滯留......
隨著溫室氣體的排放,近幾十年來全球平均溫度也在不斷升高,但由于受到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調制,全球不同地區的增暖情況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東亞地區近年來就表現出顯著的冬季降溫趨勢,并多次遭遇寒潮、低溫暴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