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頂級生物戰部門正在研發致命病毒埃博拉的治療措施,并可能將于兩年內投入臨床使用。
截至8月4日,埃博拉病毒已經在西非導致800多人死亡。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將其與炭疽、肉毒中毒、黑死病以及天花一同列為“一類生物恐怖病毒”。
埃博拉病毒在幾內亞肆虐期間,忙碌的醫務工作者
該生物戰部門位于馬里蘭州的德特里克堡,其指揮官艾琳·埃德加上校(Erin Edgar)表示,想出埃博拉及其近親馬爾堡病毒的應對措施乃“美國生物防御的第一要務”。
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裝備完善可以安全處理此類致命疾病的實驗室之一。
在與該病毒打交道時,科學家們必須穿上像宇航服一樣的加壓防護裝備,并帶上呼吸過濾器。
一種新藥BCX4430可以通過阻止該病毒在受感染細胞內自我復制而起到作用。
從化學上來說,BCX4430類似于腺苷——遺傳物質中的四大堿基之一。
但當病毒試圖利用BCX4430而非腺苷進行自我復制時,這一過程就會卡殼。
至關重要的是,受感染的細胞能夠辨別兩種分子的區別并忽略該藥物。
科學家在接受福布斯網站采訪時稱,BCX4430是一種核苷(簡稱“nuke”),這一類藥物還包括艾滋病用藥。
BCX4430已經在老鼠身上進行了測試。今年早些時候業內有名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一篇報告,稱試驗中超過九成的老鼠都得到了治愈。
該藥物在感染了馬爾堡病毒的食蟹獼猴身上也取得了類似的成功治愈率。
世界衛生組織稱,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都能引起出血熱,這一病癥通常會導致高達90%的死亡率。
研究BCX4430藥物的科學家們持樂觀態度,他們認為事實將證明該藥物對治療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有效,因為這是一種“廣譜藥”,而且有證據表明它也能夠抗擊非典和黃熱病。
該藥物最早是在研究丙型肝炎治療方法期間,由BioCryst制藥公司(BioCryst Pharmaceuticals)在其位于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的實驗室里合成的。
但早期的試管實驗顯示,“該分子在對抗一些惱人的病毒方面有效。”BioCryst制藥副總裁羅伯特·班奈特(Robert Bennett)在接受福布斯網站采訪時說道。
下一步是計劃在明年進行實驗,衡量其在猴子體內對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性。
有了這些試驗,再加上在人類志愿者身上所做的安全測試,該團隊就能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動物(效應)法規”程序,申請快速審批。
此舉可能會令該藥物在2016年底之前能夠為醫生們所用。
“我們一定會盡可能地迅速行動起來,”BioCryst制藥公司的博士比爾·謝里丹(Bill Sheridan)在接受福布斯網站采訪時說道,謝里丹是該研究團隊的共同領導人之一。他說:“如果能夠復制目前為止我們所見到的結果,那么在人感染病例上取得收效的機會很大。”
目前,還沒有針對埃博拉或馬爾堡病毒的治療措施或疫苗。
由于這種疾病的影響面相對較小,主要影響一些窮人,因此沒有吸引各大醫藥公司的注意。BCX4430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助,該機構還支持為針對該疾病的疫苗進行單獨試驗以及其他相關研究。
這次埃博拉疫情在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爆發是自1976年該疾病被確認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
2024年10月12-17日,由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應急技術中心主辦的全國繼續教育項目“2024年新型冠狀病毒與猴痘病毒監測檢測技術手把手培訓班”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舉辦,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
記者10日了解到,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在北京時間9日11時發表了中山大學與阿里云合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利用云計算與AI技術發現了180個超群、16萬余種全新RNA病毒,是已知病毒種類的近30......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李思輝矛和盾,是冷兵器時代的常見武器。今天,科學家在研究一些病毒性傳染病時,發現它們的致病機理,竟然也類似于古代典故中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病毒進入宿主體內后,讓宿主體內本......
秋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段時間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大,再加上室內空氣流動有限或室內人群密集,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傳播開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嬰幼兒、兒童等低年齡段人群該如何預防?......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張波團隊在《分子治療》(MolecularTherapy)上發表了題為Rationaldesignofself-amplifyingvirus-likevesicl......
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孫杰(JieSun)、臧充之(ChongzhiZang)聯合Cedars-Sinai醫療中心PeterChen在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Anaberrantimmune-epit......
中國專家團隊應用前沿交叉研究方法揭示多種養殖哺乳動物中的潛在跨物種傳播風險等,將為構建多維度公共衛生風險評估與新發傳染病預測預報體系提供數據支持。北京時間4日23時,最新一期《自然》(Nature)雜......
轉眼間,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經過去了四年半的時間。從一開始的恐慌無措,到今天能夠習以為常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感染,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與病毒共存。根據《人民日報》此前的報道,到2022年底,海南、浙江、四川......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與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合并感染精準檢測研究中取得進展,建立了一種納米孔單......
病毒,這些微觀世界中的隱形殺手,以其微小的體積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它們是引發病毒性肺炎、肝炎、病毒性腹瀉以及艾滋病等嚴重傳染病的元兇,每年都會導致全球數千萬生命的消逝。特別是近年來,諸如新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