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朋友們在觀看視頻時,彼此大腦的反應是相似的。人們社交關系越遠,神經反應的相似性越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系或可用于預測在一個社交網絡中,存在某段友誼的可能性。
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年齡、性別、種族和其它人口學特征相似的人,較容易成為朋友。但是,有待闡明清楚的是朋友是否只在這類外部特征上具有相似點,還是在感知外界的方式方面也具有相似點。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arolyn Parkinson及同事對279名研究生組成的社交網絡進行量化研究。他們讓其中42名學生(12名女生和30名男生,年齡在25~32歲之間)觀看一系列主題和類型不一樣的視頻(包括喜劇、紀錄片和辯論),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測量他們的腦活動。
結果發現比起關系較疏遠的人,互為朋友的人在觀看相同視頻時,其參與解讀知覺環境和情緒反應的腦區的活動更為相似。不僅如此,研究人員指出,對于被試中新認識的兩個人,可以使用二人腦活動的相似性來預測他們的友情狀態和社交距離。
Parkinson等人,據此提出,互為朋友的人感知和響應外界的方式可能是相似的。
尼日利亞青年普羅斯珀·丹尼亞的獲獎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亞供圖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當地青少年通過網絡視頻與正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記者郭駿......
人類的習得性恐懼,與其在面對恐怖事物或場景時產生的恐懼情緒是有區別的。習得性恐懼這個看似陌生且專業的名詞,實際上離我們非常近。比如小孩子不聽話亂扔東西,扔一次家長就嚴厲地懲罰他一次,幾次以后他就不敢扔......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稱,美國科學家對279名實驗對象組成的社交網絡進行量化研究,通過磁共振成像掃描測量他們的腦活動,發現人們的社交關系越遠,神經反應的相似性越低。這種神經反......
根據《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朋友們在觀看視頻時,彼此大腦的反應是相似的。人們社交關系越遠,神經反應的相似性越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系或可用于預測在一個社交網絡中,存在某段友誼的可能性。過去的研究......
根據《自然—通訊》發表的一項研究,朋友們在觀看視頻時,彼此大腦的反應是相似的。人們社交關系越遠,神經反應的相似性越低。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系或可用于預測在一個社交網絡中,存在某段友誼的可能性。過去的研究......
哲學家們認為,信任是人類友誼得以存在的基石,而如今科學家們發現在黑猩猩中也有友誼的存在。為了研究清楚黑猩猩們是否也愿意與朋友們在一起,研究者們花費5個月的時間分析了位于肯尼亞救助站中的15只黑猩猩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