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8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第一期采集人員培訓班在京舉辦。來自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大學等單位的47個采集小組、82名采集人員參加了培訓。
老科學家是共和國科技發展歷史的活檔案,他們的學術成長歷史本身就是新中國科技發展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由中國科協牽頭的此項采集工程,將理清我國科技界學術傳承脈絡,探索我國科技事業發展規律和科技人才成長規律。
培訓班上,來自中科院、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就20世紀科學技術簡史、當代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作的流程與基本方法、資料的整理與編目、資料數字化與數據庫建設、錄音錄像設備的使用等內容為采集人員進行了培訓。
炎炎烈日下,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愈顯荒涼。一面紅旗在沙海里飄揚,上面印著六個醒目的大字——“彭加木突擊隊”。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的“彭加木突擊隊”旗幟。科技日報記者孫瑜攝在新中國科考史上,科學家彭加木是一座豐......
關于申報2023年度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采集項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中國科協“一體兩翼”組織優勢,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穩步推進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工作,現組......
陳賀能教授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凝視著手里的中國科學院院徽,12歲的張迅琪將它高高地擎在手中,周圍的同學喊著、跳著,一定要一睹為快。就在兩個小時前,這群位于西部的小學生還不知道中科院是個什么機構,科學在這......
10月25日,在北京朝陽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翁心植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啟動儀式上,北京市科協表示,經過前期全面摸底調查,目前已組建52個采集小組,對北京地區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的采集已全面啟動。老科學家學術......
7月16日-18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第一期采集人員培訓班在京舉辦。來自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大學等單位的47個采集小組、82名采集人員參加了培訓。老科學家是共和國科技發展歷史......
7月16日-18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第一期采集人員培訓班在京舉辦。來自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大學等單位的47個采集小組、82名采集人員參加了培訓。老科學家是共和國科技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