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7日在坎昆氣候大會期間發布報告,公布了世界各地冰川融化狀況的評估結果,呼吁全球采取緊急措施,減小冰川消融對高山地區人民生活帶來的沖擊。
這份名為《高山冰川和氣候變化——人類生計和適應的挑戰》的報告對全球主要冰川近年來的融化速度進行了排序。報告指出,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的冰川消融速度最快,其次是阿拉斯加沿岸山脈的冰川,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的冰川,之后是亞洲高山地區的興都庫什山脈、北極地區和安第斯山脈的冰川。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在記者會上說:“大量科學研究證明,氣候變暖造成的冰川消融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這份報告通過幾十年的觀測勾畫了一個全球性的趨勢,也讓我們看到很大一部分人群在水供給和脆弱化方面面臨的短期和長期問題。”
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負責人馬達夫·卡爾基說:“毫無疑問,導致喜馬拉雅冰川快速融化和冰川湖突發洪水的主要原因是氣候變暖,興都庫什山脈地區生命和生活脆弱化的危險性越來越高。國際社會必須迅速行動起來,采取長期適應措施并制定緊急計劃。”
挪威環境與外援大臣埃里克·索爾海姆說:“這些有關冰川融化的發現強調了全球共同對抗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向我們這些參加坎昆會議的政客和談判代表們發出了強烈的信號。”
報告指出,從20世紀80年代起,冰川消融速度明顯加快,與全球氣溫升高的速度成正比。一些地區的冰川到本世紀末可能會大規模消失,冰川融化造成的泥石流等災害將會對眾多村莊、電廠的基礎設施造成嚴重損害。冰川湖突發洪水的狀況在中國、尼泊爾、不丹、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安第斯山脈都時有發生。
合理的時間分配是推動個人與社會進步的主觀能動行為。對植物而言,這種時間分配策略可能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形成。然而,長期以來,生態學研究更多關注植物在物質資源方面的利用策略,如碳、水、養分的分......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極端野火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在過去20年里可能增加了一倍,而且這類事件的6個最極端年份......
近日,《科學進展》刊發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生態系統功能與全球變化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盡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衡,即......
根據臨時選舉結果,歐洲綠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遭受了重大損失,而極右翼政黨則取得了巨大進展。據《自然》報道,盡管氣候變化對整個歐盟的選民來說是一個不那么重要的問題,但研究人員表示,新議會不太可能廢除關鍵的......
作為德國煤炭淘汰計劃的一部分,SchwarzePumpe褐煤發電廠將于2038年關閉。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網科技日報北京6月5日電 (記者張佳欣)由英國利茲大學牽頭編寫的第二份年度《全球氣候變......
近日,新加坡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在從英國希思羅機場飛至新加坡樟宜機場的途中,遭遇嚴重湍流迫降曼谷素萬那普機場。事故造成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數據顯示,飛行高度在數分鐘內急速下降約2133米,人和物體都被拋......
上圖新加坡航空公司的航班遭遇嚴重湍流,機艙內一片混亂。下圖受損的廚房。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近日,新加坡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在從英國希思羅機場飛至新加坡樟宜機場的途中,遭遇嚴重湍流迫降曼谷素萬......
近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魏輔文院士團隊全面分析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海洋魚類群落的監測數據,揭示了氣候變化和漁業活動對全球海洋魚類群落特征的深遠影響。相關成果發表于《保護生物學......
面對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的挑戰,美國宇航局(NASA)與IBM研究院合作開發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和開放科學原則的新型AI地理空間基礎模型。據NASA近日發布的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與IBM研究院合......
一項最新預測顯示,全球經濟到2049年的平均收入可能減少19%。這些模型進一步指出了碳排放不受限的潛在后果,以及這些后果對全球的不平均影響。對氣候變化導致的經濟損失的預測對于公共和私營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