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技術基礎,也是體外診斷增速最快的分支行業。近幾年分子診斷產業以較快速度穩步增長。市場占有率還不高,處于行業成長初期,相對免疫診斷、生化診斷來講,發展并不成熟,中國分子診斷行業年均增速達到25%。
分子診斷簡介
分子診斷技術是應用分子生物學如DNA、RNA和蛋白質等方法,檢測患者體內遺傳物質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而做出診斷,主要用于遺傳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疾病的檢測與診斷。分子診斷技術是體外診斷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因為它是唯一能夠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預防、定制治療方案的體外診斷方法。
目前,全球主要的分子診斷技術可以分為核酸檢測和生物芯片兩大類。在核酸檢測中,有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基因測序技術;在生物芯片技術中,又分為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技術,其中,和基因相關的檢測是分子診斷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分子診斷的臨床應用場景包括無創產檢、遺傳生殖、伴隨診斷、液體活檢、基礎科研、感染性疾病等。分子診斷用于藥物研發還處于早期;在腫瘤、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診療方面已經進入導入期;在遺傳疾病診斷、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和植入前基因診斷均已經進入成長期。
政策扶持
體外診斷是十三五規劃重要發展的行業,自2002年《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頒布至今,CFDA、國務院、衛生部等共發布20多份體外診斷相關文件,其中10份以上文件涉及分子診斷,2015年2月體外診斷入選科技部關于開展“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征集范圍,6月《體外診斷試劑注冊管理辦法》鼓勵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究與創新,對創新體外診斷試劑實行特別審批。監管部門對行業整體呈現逐步放開和支持態度,提高行業門檻與規范性,利好行業發展,行業龍頭迎機遇。
分子診斷產業鏈
分子診斷產業鏈上游是原料供應商,包括診斷酶、引物、反轉酶、探針等生物制品,高純度氯化鈉、無水乙醇等精細化學品以及提取介質材料,主要由羅氏、Meridian life science、Solulink、Surmodics等幾個國外巨頭壟斷。因技術難度高,國內基本沒有企業生產。研發方面,國內分子診斷原材料研發基本空白。
分子診斷中游主要是分子診斷試劑和儀器兩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國內試劑發展較為迅速,而國產儀器占比相對較小。分子診斷試劑盒包括核酸提取試劑盒和核酸檢測試劑盒,基本已經國產化。HBV(乙肝病毒)、HCV(丙肝病毒)、HIV(艾滋病毒)等常見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國內生產廠家數均遠大于國外廠家。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等常見疾病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比較成熟,競爭廠家較多,幾乎全部為國產品牌。
分子診斷儀器主要包括核酸提取儀、PCR 擴增儀、核酸分子雜交儀、基因芯片儀和基因測序儀等。在技術相對容易攻破的中端儀器領域,如核酸提取儀、PCR 擴增儀、核酸分子雜交儀、基因芯片儀國產化已經成型,國產產品占據了主要市場,而基因測序儀的國產化進程正在發起突圍,主要表現為三種方式:
·并購國外的測序儀公司,在其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推出自主品牌的測序儀,以華大基因為代表。
·利用內生科研能力自主研發,以華因康基因、紫鑫藥業等公司為代表。
·與國外知名測序儀生產企業合作,在其測序儀原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形成具有特殊用途的自主品牌的測序儀,代表公司是貝瑞和康、達安基因和博奧生物等。
分子診斷行業下游為醫院和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獨立醫學實驗室可集中標本檢測,降低成本,提高診斷效率和質量,降低診斷的錯誤發生率。我國獨立實驗室發展較晚,市場規模小,占醫學診斷市場比例低,其中檢測項目以普檢為主,高端檢測比例低。目前國內獨立醫學實驗室市場形成了廣州金域、迪安診斷、艾迪康和高新達安四大綜合診斷實驗室巨頭主導市場的格局。
分子診斷細分領域
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分子診斷技術為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以及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基于PCR技術的產品在臨床應用中占比超過了60%。數字式PCR(DPCR)實現了對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相較于QPCR,數字PCR可直接讀出DNA分子的個數,是PCR檢測中最先進的技術。高端的數字PCR儀器領域,國內處于起步階段,CFDA在2017年審批了諾禾致源的數字PCR芯片閱讀儀,應用于EGFR的突變檢測,伯樂和賽默飛的DPCR目前尚未在國內拿到臨床注冊證。
但PCR技術實質是將低濃度的核酸片段擴增放大檢測,只能檢測單基因。高通量測序(NGS)作為新興的分子診斷技術,可以同時檢測多個基因位點,在腫瘤伴隨診斷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基因芯片—高通量檢測,國內處于剛起步階段。基因芯片的核心原理是分子雜交,但是具有高通量的特點,可以一次對十幾萬甚至幾包萬條DNA分子序列進行檢測,遠高于雜交技術的檢測量,因此芯片在生命科學研究、醫學診斷、新藥篩選具有巨大而廣泛的應用。
總之,作為精準醫療的核心,國內分子診斷雖市場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市場空間相對較大。另外,在分子診斷領域中NGS又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及優勢,在生命科學研究及臨床診斷中重要意義。
新實驗室已通過美國CLIA實驗室資質認證,可確保從早期檢測開發與測試到伴隨診斷全面商業化的無縫銜接。2024年9月1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卡平特里亞的......
2024年6月6日,中國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LiuZhibo)教授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Covalenttargetedradioligandspoten......
2024年5月18-19日,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清華大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重慶醫科大學、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芯片分會、重慶市醫學會、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工......
2月25日,安徽省質譜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安徽省科協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并講話,安徽省民政廳等相關單位以及來自安徽省質譜領域的290多名代表參會。大會聽取了《學會籌備情況......
一、項目編號:GDJHCG2023043二、項目名稱:精準醫學治療中心基因測序設備采購項目三、采購結果合同包1(精準醫學治療中心基因測序設備采購項目):貨物類(國藥集團中科器深圳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稱供......
循環腫瘤細胞是液體活檢的重要臨床標志物。有沒有一雙靈活的大手,可以收放自如,既能牢牢抓住循環腫瘤細胞,又可以將它按需釋放?日前,江蘇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劉磊團隊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
此前,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國內核酸檢測需求爆發,推動第三方醫學檢驗(ICL)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隨著社會全面回歸正常秩序,國內的ICL面臨著新冠檢測“退潮”的壓力,但另一方面,它也正處于行業整體迅速發......
Bruker(布魯克)已與私募股權公司PAIPartners達成協議,購買EliTechGroup,PAI周三宣布。根據12月26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8-K表格,Bruker(布魯克)將支付P......
流感、肺炎支原體、新型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體在這個冬天疊加來襲,讓國內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兒科門診異常火爆,甚至一些大型三甲兒童醫院每天的門急診就診量持續超過一萬人。北京某醫療機構在門診區域......
日前,燕達醫學研究院與煥生匯攜手成立聯合實驗室,旨在加速生物材料的研發和基于細胞生物研究的試劑研發,使干細胞、組織工程、神經修復、各種體細胞治療、分子診斷等世界前沿醫學技術能更快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