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員與蘭州大學、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相關團隊合作,利用離子徑跡技術研制出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聚酰亞胺耐高溫隔膜。相關研究成果于11月5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期刊(ACS Nano)上。
隔膜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關鍵部件之一,具有隔絕正負極和傳導鋰離子的功能,對電池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目前,商用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300瓦時每千克,并有望進一步得到提升。然而,在追求鋰離子電池更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安全性問題不容忽視。傳統聚烯烴隔膜熱穩定性差,孔隙結構不均一,在高溫下容易收縮并造成電池內部短路和引發熱失控。
聚酰亞胺因熱穩定性優異、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良好被視為是高安全性隔膜的理想選擇。因此,針對聚酰亞胺開展深入研究,開發具有均一孔道結構的聚酰亞胺隔膜并實現可控制備,對于充分發揮隔膜在提高電池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科研人員依托蘭州重離子研究裝置(HIRFL),開發出基于離子徑跡技術的耐高溫聚酰亞胺隔膜制備新工藝。所制備的隔膜相較于傳統聚烯烴隔膜優勢明顯,其機械強度高達150.6兆帕,耐高溫性能卓越(450攝氏度下結構不收縮),孔徑分布窄(孔徑標準差<6%),孔道結構垂直排列(迂曲度為1)。在3毫安每平方厘米的條件下,使用該隔膜的鋰/鋰對稱電池可穩定循環1200小時,且在鋰金屬電極表面實現均勻、致密的鋰沉積,表明其具有優異的鋰枝晶抑制能力。
此外,使用該隔膜的磷酸鐵鋰軟包電池在常溫下可穩定循環1000次,容量保持率為73.25%,并表現出優異的高溫性能,可在150攝氏度的環境溫度下正常工作。
該研究工作為開發可靠的具有耐高溫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膜和工藝提供了新思路,成為提高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有效途徑和手段之一。
相關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1217
聚酰亞胺離子徑跡膜(左側)和傳統多孔隔膜(右側)的安全特性示意圖。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員與蘭州大學、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相關團隊合作,利用離子徑跡技術研制出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聚酰亞胺耐高溫隔膜。相關研究成果于11月5日發表在美國......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員與蘭州大學、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等相關團隊合作,利用離子徑跡技術研制出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聚酰亞胺耐高溫隔膜。相關研究成果于11月5日發表在美國......
記者10日從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獲悉,該院華一新教授團隊近日在低共熔溶劑回收廢舊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不僅為廢舊電池的有效回收提供了新思路,也為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
科技創新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06所獲悉,秉持這種精神,他們研制出先進耐高溫結構復合材料,獲得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復合材料比金屬材料輕,是未來飛行器材料的......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季恒星教授、武曉君教授團隊聯合加州理工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團隊,在快充型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成功突破傳統意義上固/液、固/氣等兩相界面上的電催......
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開發環保型鋰離子電池干電極制造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工藝無需使用有害溶劑,可提高電池性能并促進可持續性。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化學工程雜志》上。研究團隊推出......
2024年7月1日,《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田徑場地》《中小學合成材料面層籃球場地》《中小學人造草面層足球場地》《國家級生態旅游區運營管理規范》《旅游景區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規范》等國家標準將開始實施,將......
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現將申請立項的《電子電器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4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予以公示(見附件1、2),截止日期為2024年6月8日。如對擬立項標準項目有不......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江浩和化工學院教授李春忠在鋰離子電池富鎳單晶三元正極材料理性設計和創新制備方面的取得新進展,為設計和合成具有優異循環穩定性的高比能單晶富鎳三元正極材料提供了理論......
鋰離子電池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不斷提高,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競爭日益激烈。為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比容量等關鍵技術參數,在嚴格控制現有原材料質量的基礎上,還需不斷開發出新型正負極、隔膜和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