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29.shtm
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如色素性視網膜炎,影響全球約550萬人。2月26日,一項發表于《細胞》的研究表明,長期被認為是純遺傳性的眼病可能部分是由細菌引起的,這些細菌會“逃離”腸道并傳播到視網膜。
未參與這項工作的德國明斯特大學研究員Martin Kriegel說,人們通常認為眼睛受細菌無法穿透的一層組織保護,所以這一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將是一個巨大的范式轉變”。
?
視網膜上的中央凹。圖片來源:P. Motta/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之前的研究表明,細菌在眼睛中并不像眼科醫生之前認為的那樣罕見。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眼科醫生Richard Lee希望了解細菌是否會導致視網膜疾病。
CRB1基因突變是引發視網膜疾病的主要原因,甚至會導致失明。Lee和同事發現,除了長期觀察到的削弱眼周保護屏障的作用外,CRB1基因突變還削弱了結腸內壁細胞之間的聯系。
研究表明,CRB1基因在視網膜色素上皮和腸道中均有表達,但突變破壞了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之間和下胃腸道腸細胞之間細胞連接的形成。眼睛和結腸屏障功能缺陷導致腸道細菌易位與視網膜炎癥。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魏來培育出細菌水平下降的Crb1突變小鼠。與具有典型腸道菌群的小鼠不同,這些小鼠沒有表現出視網膜細胞層變形的證據。
此外,用抗生素治療突變小鼠減少了對眼睛的損傷,這表明攜帶CRB1基因突變的人可以從抗生素或消炎藥中受益,減少細菌的影響。“如果這是一種可治療的新機制,它將改變許多家庭的生活。”Lee說。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學家Jeremy Kay說,盡管這篇論文提出了一個“很酷的想法”,但攜帶CRB1基因突變的人應該控制自己的興奮情緒。“我非常擔心,患者讀到這篇文章后會認為有一個簡單的答案。”而實際上,情況仍然很復雜。
Kay不確定小鼠模型的結果是否適用于人類。因為與CRB1基因相關的眼病通常需要數年才能完全發展,而這遠超出了該研究的時間范圍。而且如果腸道細菌讓眼睛感染,那么感染也會發生在其他地方,但這在攜帶CRB1基因突變的人身上尚未觀察到。
“細菌轉移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大問題。”Lee說。從腸道轉移的細菌可以先感染某些其他部位,原因仍不清楚。但因為細菌在眼睛里很罕見,即使少量也可能帶來巨大影響。
“即使在沒有細菌的情況下,CRB1也會對眼睛造成有害的基因變化。”Kay說,“盡管抗生素可能有助于視網膜損傷,但不會逆轉或治愈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421.shtm10月11日,科幻電影《749局》科影融合特別場在京舉行。電影主創團隊與科技領域相......
10月11日,甘肅省迎來了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歷經六十八載發展的甘肅省唯一一所林業類高等院校,正式邁入了本科教育的新階段,開啟了新的征......
”標志性科考活動獲系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主體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這次科考從天到地、從冰到水取得了全方位的進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
關于確定2024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
10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團隊梅之南教授和楊慶勇教授課題組,發布了首個專門面向菊科植物的多組學數據庫平臺——AsteraceaeMulti......
實驗桌上堆放著精密儀器和焊接工具,電腦上是正在運行的電路圖,一頁頁寫滿了數據、畫滿了圖樣的紙張在桌面鋪開,各式或大或小的電子元件前,南京郵電大學工程實驗教學部創新中心副主任郝學元正在埋首研制電工電子實......
近日,記者從中國計量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蜜蜂與蜂產品學研究團隊主持的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4349-2024 蜂花粉總多酚的檢測福林酚試劑比色法》和《GB/T44350-202......
10月10日,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并主持召開的“面向軟性物料的多級賦碼追溯柔性包裝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議在廣東佛山舉行。經專家鑒定,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獲悉......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組培與轉基因團隊在全球率先獲得了橡膠樹CRISPR/Cas9純合基因編輯橡膠苗。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andProd......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香(大)蕉栽培生理生態研究組從森林鏈霉菌2-6中分離獲得抗枯萎病菌(FocTR4)的活性物質FluvirucinB6,解析了該抗真菌物質的抑菌作用位點及抑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