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1-08 17:26 原文鏈接: 肥料投入情況對于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

    土壤養分含量狀況是農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使用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定點監測農田肥料投入和土壤養分含量水平,不僅可以用來指導周圍農田的肥料施用,而且長期監測的結果還可以了解土壤肥力演變趨勢,分析當地農田施肥存在的問題,為宏觀決策提供依據。農業部原土肥總站從1985年開始進行全國耕地地力監測,到1997年底,連續3年以上的國家*監測有效點數為147個,分布在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0個縣,涉及16個土類。按熟制分,一熟區34個、二熟區84個、三熟區29個。本文根據10余年監測結果分析討論我國耕地土壤養分變化與肥料投入狀況,并對今后肥料施用提出了建議。
      我國化肥施用與糧食增長的關系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近年人們注意到我國化肥消費量增加的速度大大快于糧食增產的速度,原因何在還難于回答。主要是因為我國目前有關化肥消費的統計一般只有總量,而沒有各種作物的分配情況,因此,很難對糧食作物上化肥施用及其多年來的增長情況作出可靠的統計。全國土壤監測點雖然只有147個,但涉及范圍廣、代表性好,多數是糧田,并且大多數監測點都配備了土壤養分速測儀等土壤養分檢測儀器,設置的常規施肥處理區的施肥狀況代表了當地的一般水平,因此,其施肥情況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糧食作物施肥變化情況。監測結果表明,近十幾年糧食作物上單位面積施肥量增長較慢,說明增加的化肥用到糧食上的比例較小,這與一些學者的估計是一致的。
    施用有機肥是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從監測點施肥情況看,有機肥投入量均有逐漸減低的趨勢。其結果雖然在土壤有機質、速效氮含量上還沒有表現明顯降低,但從長遠看,這可能是全局性的問題,將影響我國農業生產的穩定性。
      氮磷鉀養分投入產出平衡狀況決定土壤養分含量的升降。氮由于施入土壤后的去向多,簡單的計算收支平衡還難于反映土壤氮素含量的升降;磷盈余量的增加已經反映在速效磷含量的逐年增加上;鉀的虧缺北方在加重,而南方在減緩,這也與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基本一致。有機肥是土壤鉀的重要來源,有機肥用量的逐年減少將加劇鉀的虧缺,這也是需要重視有機肥施用的重要原因。
      針對這些情況,在今后的肥料管理和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鉀素的虧缺已是一個近乎全國性的嚴重的問題,重視鉀的研究和鉀肥的施用勢在必行
    2.有機肥施用量的減少沒有造成土壤有機質降低,但對土壤肥力的其他性狀,諸如土壤結構、土壤微生物區系、土壤微生態環境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農民施肥的重心已從大田糧食作物向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轉移。在注重大田作物施肥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的同時,目前應重視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施肥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
    4.氮肥的過量施用在一些地區已引起重視。從監測結果來看,在不少地區磷肥的過量施用和磷素的積累可能帶來的影響也須研究和引起足夠的重視。

    相關文章

    研究解析我國南方和北方農田土壤有機碳保護機制

    我國糧食主產區主要分布于東部中溫帶至熱帶區域。我國東部從北到南氣候條件和土壤物理化學差異極大,其團聚體保護、礦物吸附和微生物合成代謝途徑對土壤有機碳積累的貢獻和機制有何差異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

    浙江高校團隊創新炭基沼肥用“中藥良方”改良酸化土壤

    近日,浙江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團隊推出創新項目“炭土智耕——酸性土壤調理的中藥良方”,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酸化土壤改良修復問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助力鄉村振興。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總稱。土壤......

    成都山地所在地表土壤水分遙感產品空缺信息填補方面獲進展

    地表土壤水分監測對氣象預報、水文研究和氣候變化分析等至關重要。然而,由于現有的微波傳感器觀測能力以及衛星軌道覆蓋和植被覆蓋等因素的影響,微波遙感土壤水分產品存在大面積的空值區域,限制了此類產品的應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關于開展土壤中鎘實驗室能力考核的通知(2024年第二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及各有關實驗室:為掌握國家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積累與微生物代謝能力密切相關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第十八屆POPs論壇分會:聚焦農藥環境效應及風險評估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研究者對旱區土壤這一維度分布格局有了新認識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課題組,以西南干旱河谷沿緯度梯度(23.2–32.3°N)分布的自然灌叢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學計量的緯度分布格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