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之一,約占全身骨折總數的1.3%。往往是由于上臂特殊的解剖結構和重力下垂作用,使肱骨干骨折并發神經損傷率以及骨折不愈合率均較高。
(一) 分類:
依據骨折形態分為橫行骨折、斜性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等;根據骨折部位可分為上1/3/、中1/3、下1/3骨折。
(二) 病因:主要分為直接暴力、間接暴力。
1.直接暴力 例如患處直接摔傷,被暴力打擊,這種骨折多發生于中1/3處,多為橫行骨折、粉碎骨折或開放性骨折,有時可發生多段骨折。
2.間接暴力 常在摔倒時用手或肘著地,地面力量向上傳導,作用于肱骨,引起肱骨骨折,此種暴力損傷多見于肱骨中下l/3處,有時可引起開放性骨折。
(三)診斷:
本病的診斷較為簡單,結合臨床癥狀:患處紅腫、疼痛,功能障礙,患處畸形;行X線檢查即可明確診斷,所以診斷并不困難。
(四)治療:
1、非手術治 對于閉合行損傷,沒有明顯錯位可行保守治療,主要包括懸垂石膏、功能支架、石膏外固定、夾板、牽引等,病人不需忍受手術的痛苦與風險,特別是對一些高齡老人,存在體質差,內科問題嚴重,骨質疏松,內固定不牢等情況,采取保守療法,可使骨折愈合。
2、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包括切開復位后行螺絲釘固定、鋼板內固定和彈性髓內針固定。一般手術方式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但是創傷較大,需慎重。
a、螺絲釘內固定術:單純螺絲釘固定適用于長斜形或長螺旋形肱骨干骨折,將骨折端復位,用2~3枚螺絲釘內固定,術后加外固定保護;
b、鋼板螺絲釘內固定是肱骨干骨折傳統的也是經典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肱骨干骨折的金標準。
c、彈性髓內針近年來,隨著生物力學在骨科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人研究,彈性髓內針技術逐漸發展成為治療長骨干骨折的主流技術。
(五)預后:
我院針對肱骨干骨折的治療后愈合效果一般較為理想,目前還需積極完善各種治療方法,促進中西醫結合,探求一種理想的固定治療方案,有利于骨折盡早愈合,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復,盡可能減少并發癥,減輕患處痛苦,廣大醫務工作者需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