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腫瘤復發轉移是腫瘤患者長期生存的最大威脅。昨日,記者從市腫瘤醫院獲悉,以重慶市腫瘤研究所、重慶市癌癥中心、重慶市腫瘤醫院為依托單位的“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通過市科委認定。這意味著更多的癌癥患者將獲得更加科學、規范的個體化診療。據悉,這是重慶首個以腫瘤轉移和個體化診療為研究方向的重點實驗室。

       多數腫瘤復發轉移患者5年內死于腫瘤

       今年初,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乳腺癌復發病逝的新聞使得腫瘤復發轉移備受關注。重慶腫瘤醫院科研教學部主任鄭曉東表示,癌癥的復發轉移是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死因。目前,在我國新診斷的實體瘤患者中,有2/3的人已經出現臨床檢查轉移,在經過局部治療(手術、放療)+全身化療后,仍有部分的患者出現亞臨床隱性轉移,出現臨床復發轉移的患者多數會在5年內死亡于腫瘤。

       “手術只能切除癌變組織,放化療不是‘萬能’。”鄭曉東說,少數的腫瘤細胞具有高度轉移潛能,不易被發現,還會尋找適宜的環境增殖。目前在臨床上,腫瘤的復發轉移監測方法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超聲、胸片、CT等,但影像能夠發現的腫瘤通常已是 “成形”的轉移瘤。而那些影像學檢查不出的癌細胞組織,給腫瘤的復發或發生轉移制造了機會。

       個體化基因檢測 降低腫瘤治療風險

       今年52歲的張女士,是一名肺癌患者。由于選用的治療肺癌的化療藥物效果不明顯,讓她痛苦不堪。在接受了醫生的“個體化治療”建議后,及時更換了治療藥物,不但效果明顯,藥副作用也有所減輕。

       重慶市腫瘤醫院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輦偉奇表示,對于腫瘤患者來說,選擇正確的化療藥物能夠將痛苦降低到最小。腫瘤組織對各種化療藥物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不同病人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對治療效果差別也會很大。

       “個體化治療是通過檢測患者腫瘤組織中的特定基因信息,依據人體的基因不同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和藥物,使得治療更有針對性。”輦偉奇說,盲目選擇治療藥物不僅效果不佳,還會對身體產生毒副作用。

       循環腫瘤細胞血液檢測 更有效選擇藥物

       “通過合理的檢測技術在腫瘤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減少用于無效治療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輦偉奇說,個體化基因檢測是通過對循環腫瘤細胞的血液檢測,把血液中來回循環的腫瘤細胞檢測出來。讓患者避免標準細胞毒性化療方案中產生副作用,并確保選擇最有效的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藥物。

       輦偉奇還表示,從基因層面防癌治癌,可以預測癌癥高危人群,提高癌癥預防工作的目標性和有效性,還能提高癌癥診療技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預后狀況。同時,高危類人群,包括有家族腫瘤史或從事高危職業(如經常接觸有致癌作用的化工產品的行業)或做過腫瘤根治手術的人,建議至少做一次個體化基因檢測,做到早預測早發現,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抗體新藥誕生,200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救了

    今日,FDA官網信息顯示,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已經獲得美國FDA批準,與含鉑化療聯用作為手術前新輔助治療,并在手術后單藥作為輔助治療,用于治療可切除(腫瘤≥4厘米或淋巴結陽性)的非小細胞......

    打破瓶頸!Science重磅發布:攻克“實體瘤”治療難題性新方法

    10月12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alDanino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發表題為“Probiotic-guidedCAR-Tcellsforsolidtumortargeting”的研究論......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快速分類新技術

    荷蘭科學家研究報道了一種給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快速分類的技術,結合快速測序和深度學習AI模型,或能在不到90分鐘內完成分子診斷。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研究結果顯示術中進行腫瘤分子診斷以輔助手術決......

    這家生物科技公司暴漲近40倍!最新數據印證肝癌療法積極結果

    在周三(10月11日)的美股市場中,生物科技公司TempestTherapeutics,Inc.股價飆漲3970.83%,報每股9.77美元。據了解,Tempest是一家臨床階段腫瘤公司,致力于將腫瘤......

    最新研究表明七成乳腺癌患者或因“分型治療”受益

        在乳腺癌患者中,臨床上近七成初診患者和超過半數的復發轉移患者罹患的是腔面型乳腺癌。    記者8日獲悉,中國的學......

    新靶標“現形”,助力靶向聯合免疫療法治療腸癌

    澳大利亞奧莉維亞紐·頓-約翰癌癥研究所科學家在10月6日出版的《科學免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預防和治療腸癌的新靶標:TCF-1分子。研究表明,刪除免疫細胞內的TCF-1時,會導致腸癌腫瘤顯......

    多地加快配備環境監測儀器!生態環境部發布加強大氣污染治理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指出2023年......

    復旦大學林友培:他的研究為腫瘤治療帶來新的突破

    肝內膽管癌是僅次于肝細胞癌的第二大原發性肝癌,約占肝臟原發惡性腫瘤的10%-15%,是預后最差的癌種之一。對于這種癌癥,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切除、化療、靶向和免疫治療等。然而,不同患者間的腫瘤是有......

    暨南大學葉文才:代謝重編程介導研究揭示調控腫瘤耐藥和轉移的新機制

    暨南大學葉文才/張冬梅團隊研究揭示了代謝重編程介導腫瘤對血管靶向藥物耐藥的新穎機制,以及周細胞離子通道調控腫瘤血行轉移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自然-代謝》《先進科學》。結直腸癌(CRC......

    天賦基因檢測是科學還是商業?400塊錢預測未來靠譜嗎?

    9月14日,王明浩收到了為他的四歲兒子進行天賦基因檢測的報告。這份報告耗資1980元,報告長達14頁,充滿了各種數據和圖表,詳細地描繪了兒子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抗壓能力、語言潛能、交際潛能和運動潛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