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顏色
正常腦脊液無色透明,但新生兒因血液中膽紅素的移行,故CSF標本的顏色幾乎都是黃色。在中樞神經系統發生感染、出血、腫瘤等,CSF中出現過多的白細胞或紅細胞和其他色素,使得顏色發生改變。常見的顏色主要有下列幾種:
1、紅色 CSF中混有血液時,因紅細胞溶解、破壞,可使標本呈現紅色,常見于穿刺損傷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穿刺損傷出血僅見于最初幾滴為紅色,以后逐漸變清晰,CSF離心后其上清無色透明,顯微鏡下見紅細胞完整,形態無改變或皺縮,取其上清液作隱血試驗,由于紅細胞未溶解,沒有游離血紅蛋白產生,故呈陰性結果。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腦出血,其CSF呈均勻紅色,離心后上清液仍顯淡紅色或黃色,顯微鏡下見紅細胞呈鋸齒狀或皺縮,紅細胞并有破壞,上清液作隱血試驗,由于存在游離血紅蛋白,呈陽性結果。新鮮出血與陳舊出血的鑒別見表2。
2、黃色 CSF中含有變性血紅蛋白或多量蛋白質,或因顱內靜脈血運和腦脊液循環郁滯,致使CSF呈黃色,頗受臨床醫生重視。主要見于下列情況:
(1) 陳舊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由于紅細胞被破壞,出血5、6小時后即可出現黃色,停止出血后,這種黃色仍可持續3周左右。
(2)椎管梗阻,如髓外腫瘤,當腦脊液蛋白質含量超過1.5g/L時,顏色變黃,其黃色的程度與蛋白質含量成正比,梗阻部位越低,變黃更明顯。
(3)化膿性腦膜炎、重癥結核性腦膜炎和脊髓腫瘤,此時CSF內的蛋白質含量可明顯升高。
(4)重癥黃疸,如核黃疸、甲型肝炎、肝硬化、鉤端螺旋體病、膽道梗阻、新生兒溶血病等,一般CSF內膽紅素濃度超過8.5μmol/L時,即可被黃染。
(5)CSF中含有黃素、類胡蘿卜素、脂色素和黑色素等。亦可使CSF呈現黃色。
3、米湯樣乳白色 由于白細胞或膿細胞增多所致。常見于各種化膿性細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
4、綠色 見于綠膿桿菌、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所引起的腦膜炎。
5、褐色或黑色 見于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腦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等。
表2 新舊出血的鑒別
鑒別 新鮮出血 陳舊出血 |
外觀 混濁,易形成凝固物 較透明 離心沉淀 上清液無色透明 上清液紅、褐或黃色 紅細胞形態 無變化或皺縮 有改變 白細胞數 不增加 繼發性或反應性增 |
二、混濁度(透明度)
正常腦脊液清晰透明。CSF中如果白細胞總數超過300×106個/L時,則變得混濁。蛋白質含量增高或含有大量細菌、霉菌等,也可使其變得混濁,如結核性腦膜炎時CSF呈毛玻璃狀,化膿性腦膜炎時呈膿樣等。
檢驗結果報告時,一般用“清亮”、“微混”和“混濁”等來描述。
三、凝塊或薄膜
凡是可能有纖維蛋白析出的CSF標本,如臨床上疑為結核性腦膜炎時,應保留標本,最好靜置24小時,觀察有無凝塊和薄膜形成。
正常腦脊液放置24小時不形成薄膜,無凝塊和沉淀。當CSF內蛋白質(包括纖維蛋白原)增加至10g/L時,可出現薄膜或凝塊。化膿性腦膜炎往往在1~2小時內形成薄膜、凝塊或沉淀。結核性腦膜炎在12~24小時形成膜狀物。神經梅毒可以出現小絮狀凝塊而不形成薄膜。蛛網膜下腔阻塞時,其遠端部位的CSF因蛋白質含量高常呈現黃色膠凍狀。
檢驗結果報告時,一般按“無凝塊”、“有凝塊”、“有薄膜”等報告。
四、比密(比重)
CSF比密的測定方法與尿比密的測定基本相同,常用的方法是折射儀法。正常成人CSF的比密為1.006~1.008。
五、pH
pH的測定用微量pH計測量,正常成人CSF的pH微7.35~7.40。
一、 細胞總數
1、直接計數法 如腦脊液標本比較清亮或微混,可用此方法。
用滴管吸取已混勻的腦脊液標本少許,直接滴入細胞計數板,充入計數池內,靜置2~3分鐘,低倍鏡下計數兩個池內的四角和中央大格共10個大格內的細胞數,即為1μl腦脊液中的細胞總數(紅、白細胞總數)。在書寫報告時,再換算成每升腦脊液中的細胞總數。
2、稀釋計數法 如果腦脊液的細胞過多、混濁或帶血的腦脊液可用血紅蛋白毛細吸管吸取混勻的腦脊液20μl,加入有紅細胞稀釋液0.38μl的小試管中,混勻后滴入計數池內,用低倍鏡計數4個大方格的細胞總數,乘以50,即為每微升腦脊液的細胞總數,最后換算成每升腦脊液的細胞總數報告。
二、白細胞計數
1、直接計數 非血性標本,用吸管吸取冰乙酸后全部吹出,使管壁僅附著少許冰乙酸,然后用同一吸管吸取少量混勻的腦脊液標本,數分鐘后紅細胞就會完全溶解,再滴入計數池內,按上法計數。
2、稀釋計數 如白細胞過多,可用白細胞稀釋液稀釋后,按上法計數,注意計數結果應乘以稀釋倍數。
3、血性標本的校正計數 混有血液的腦脊液標本混勻后,用1%的冰乙酸溶液稀釋后仍按上法計數。為了剔除因出血而帶來的白細胞,可用下式進行校正。
每微升CSF內白細胞校正數=每微升CSF未校正的白細胞數-
三、白細胞分類計數
1、直接分類法 在白細胞直接計數后,轉高倍鏡觀察,依據細胞形狀和細胞核的形態進行分類,共計數白細胞和內皮細胞100個,分別計算單個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所占的比例,以百分數表示。如白細胞總數不足100個,則直接寫出單個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具體數字。如白細胞總數在30以下,可不做直接分類計數或改用染色分類計數。
2、染色分類法 腦脊液標本離心,取沉淀涂片,制成均勻薄膜,置室溫或37℃孵箱中,干燥后以瑞氏染色,油鏡下進行分類計數。以百分比表示之。如有內皮細胞,則另行描述報告。
有人認為,腦脊液只存在于大腦和脊髓中。事實上,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和醫生基本都是這么認為的。但“腦脊液”這一名稱可能具有欺騙性。9月4日,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上報告說,這種清潔、滋養和保護周圍器官的......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逆轉與老化相關的影響并恢復大腦的“衰老處理系統”是完全可能的。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衰老》雜志上。研究報告截圖。圖片來源:《自然·衰老》阿爾茨海默病、帕金......
反義寡核苷酸(ASO)是人工合成的單鏈DNA或RNA序列,可以與靶RNA以Watson-Crick的方式雜交,從而改變RNA的加工過程以調節蛋白質的產生。由于ASO的電荷和大小使其很難通過血腦屏障,因......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向老年小鼠注射年輕小鼠的腦脊液可以改善記憶。在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一種技術,可以從年輕小鼠體內取出少量腦脊液,并將其注射到年老小鼠的大腦中,......
早在2005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就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用年輕小鼠血液替換老年小鼠血液,能夠使老年小鼠恢復組織活力,逆轉衰老跡象。這引發了一陣研究熱潮,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年輕人的血液中是否含有......
科學家發現,灌注了年輕小鼠腦脊液(CSF)的老年小鼠之所以出現了記憶改善,可能要歸功于對神經細胞功能具有恢復能力的生長因子。相關研究結果5月11日發表于《自然》,它證明了年輕小鼠的腦脊液對衰老大腦具有......
波士頓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你晚上睡覺時,你的大腦會發生一些奇妙的事情。你的神經元會安靜下來。幾秒鐘后,血就會從你的腦袋里流出來。然后,一種被稱為腦脊液(CSF)的水狀液體就會流入大腦,以有節奏的脈......
7月15日發表在《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接受長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的艾滋病毒陽性患者中,約有一半的人的腦脊液中含有艾滋病毒感染細胞。......
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占腦腫瘤的40%~50%。它的異質性高,隨著疾病的進展,處于不斷演化中(圖1)【1】。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膠質瘤的分子標記物不斷被發現,這奠定了膠質瘤精準分型的基礎,......
日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與中國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將人類神經干細胞移植到實驗鼠腦部,然后用電場引導,成功使干細胞擺脫化學信號的影響,“逆流而上”移動到特定區域。如何讓干細胞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