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年輕醫生和醫學生是未來健康科普傳播的主力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復旦上醫)副院長吳凡表示,“權威的醫學科普離不開醫務人員的廣泛參與,因此,幫助醫學專業人員特別是年輕醫務工作者走上科普路、走好科普路至關重要。”

    復旦上醫長期重視開展健康科普教育工作,在醫學生培養過程中,不僅強調疾病治療這一“基本功”,也關注預防和康復等全生命周期中的健康管理,致力于開展圍繞大健康和疾病全周期的醫學科普教育。

    2024年秋季學期,復旦上醫開設了“做一個有趣的醫生:健康科普‘必殺技’健康科普進階教程”“醫學科普的創作與實踐”“健康科普——從選題到多樣化傳播”等多門面向研究生、本科生的健康科普課程。

    該教程由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董健主持。

    image.png

    董健授課現場。

    臨床專家、作家、編輯、制片人、健康傳播學者、科普達人……來自不同領域的20多位資深專家和教師參與授課。課程以案例、實操訓練等方式,向醫學生傳授如何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健康科普故事,掌握科普的核心原則以及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被網友們稱為“燕子姐姐”的陳海燕就是受邀前來授課的老師之一。她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超聲診斷科的醫生,以一手拿超聲探頭,一手拿生花妙筆手繪科普漫畫為大眾熟知。

    在課程實操環節,陳海燕讓同學們根據隨機抽取的不同場景,來構思創意一幅漫畫。每個小組都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消化選題,然后將人物形象、場景地點和事件脈絡生動地勾勒呈現出來。從大腦一片空白到思如泉涌,選課同學們展現了醫學生平時描繪細胞、器官、人體等“特有”的線描才華,畫作細節精妙入微、表意清晰充分,鍛煉了他們將復雜信息轉化為引人入勝故事的能力。

    授課教師中還包括電視臺主持人周瑾,擁有370多萬粉絲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鄒世恩,線下科普達人、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副主任醫師洪維,健康脫口秀第一季亞軍、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健康傳播部營養師戴恒瑋,上海市科普攝影美術專委會主任董長軍……

    image.png

    “我們都知道科普很重要,很多醫生也開設了視頻號、公眾號。但是有趣的科普應該怎么做?背后的一些規律、原理和方法是什么?這門課給了我們啟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2024級碩士生羅斯月評價道。

    “很高興看到這門課程能夠吸引到如此多優秀且富有求知欲的學生參與,我們要做的是埋下一粒科普的種子,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一定能夠創作出高質量的健康科普作品。”董健表示,“我們也希望通過這門課程,探索和實踐新的醫學教育模式,將傳統的醫學教育與現代的科普教育相結合,為醫學教育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關文章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啟動

    12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正式啟動。啟動環節之后,項目命題專家楊毅教授和張桂鳳老師分別就創意作品項目和科普......

    自媒體、脫口秀、攝影......這門教學生做科普的課“火了”

    “年輕醫生和醫學生是未來健康科普傳播的主力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復旦上醫)副院長吳凡表示,“權威的醫學科普離不開醫務人員的廣泛參與,因此,幫助醫學專業人員特別是年輕醫務工作者走上科普路、走......

    22年來首次修訂!筑牢大國科普基石

    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在提速。11月4日,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的首次修訂。科普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國疾控中心輻射安全所召開放射衛生科普作品評審會

    為做好放射衛生科普宣傳工作,進一步提升原創科普作品的質量,為公眾提供內容優質、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放射衛生健康科普作品,中國疾控中心輻射安全所于2024年10月9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放射衛生科普作品......

    上海十院科普專項成果實現轉化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破繭成蝶”甲狀腺癌防治技術培訓在上海技術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技所)實現轉化交易。據悉,這是國內首個醫療機構科普專項成果,也是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專項中第一個成功產出醫學科......

    袁亞湘院士:高端科學專著與優秀科普圖書,二者不可或缺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辦公室的書架上,《最優化理論與方法》被置于書籍滿滿的書架中,但袁亞湘一眼便能找到。《最優化理論與方法》封面。這是199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

    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個

    記者7月3日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山西省近日認定了2023年度32個科普基地,進一步加強山西科普設施和科普能力建設。“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個,這些科普基地覆蓋面廣、特色鮮明,促進全省科普基礎設施均衡發......

    葛均波院士在上海楊浦成立科普工作站

    做科普,院士是認真的。近日,“葛均波院士科普基地”上海市楊浦區工作站成立。6月30日“葛均波院士科普基地”楊浦工作站揭牌。本文圖片均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7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

    直播預告|“科學與中國千名院士千場科普”報告會

    直播時間:2024年6月23日(周日)上午9:00-11: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5047712134594......

    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

    為激發青少年探索科學的熱情,培養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6月13日,甘肅省科技情報學會組織開展了科普進校園活動,活動在蘭州志成中學舉行,近200名師生參與。盧明作題為“中學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