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30 08:12 原文鏈接: 英南極新科考站投入使用


    哈雷六號 圖片來源:BAS

      英國日前宣布第一座可在冰面上移動滑行的未來南極科考站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與之前慘遭冰雪破壞的科考站相比,新的科考站有望戰勝極地地區凜冽的冰雪。

      據英國南極考察局(BAS)介紹,哈雷六號南極科考站是第6個建在布倫特冰架上的科考站——布倫特冰架是南極地區的一塊浮冰。

      之前的科考站多因承受不住南極冰雪的重壓而損毀,而哈雷五號也曾因擔心冰層斷裂導致科考站消失而被迫拋棄。

      BAS發言人Paul Seagrove表示,從之前科考站的命運可以看出,“在浮冰上建科考站仍然存在問題”。

      新建的哈雷六號科考站取代了運行了20年之久的哈雷五號站點。英國皇家學會于1957年國際地球物理年建立了第一個科考站,當時該學會將南極地區確定為研究地球磁場和近太空大氣的重要自然實驗室。正是基于哈雷站的研究數據,BAS在1985年發現了臭氧層空洞現象。

      在布倫特冰架上建設哈雷六號之前,英國共建立了5座哈雷科考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科考站被埋在冰雪之下,由于承受不住冰雪的重壓而損壞并最終被迫拋棄。厚達150米的布倫特冰架雖然與陸地上的冰相連,但卻以每年0.4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的大海中漂移,并且隨時都會崩解,形成巨大的冰山。工程師指出,之前靜止的科考站會隨冰流一起移動,而新的科考站則可以向陸地移動,以避免隨冰架崩解形成的冰塊一起被海水吞沒。

      新科考站的建設采用了一種創新理念,即使用液壓裝置將底部裝有滑雪板的艙體抬高,確保科考站可以進行整體移動。

      科考站由多個艙體組成,這一設計的初衷旨在適應科考活動不斷變化的需求,以便在冰架向海中漂移時能夠將其拖回到原來位置。

      哈雷六號由7個首尾相連的藍色模塊組成,它們分別被用作臥室、實驗室、辦公室和電站;其中間部分是一個用作社交空間的雙層紅色模塊,這里光照充足,高度是其他模塊的兩倍。這7個模塊的設計是為了在冬天完全沒有光照的3個月里——氣溫可能降至零下56攝氏度——為科考隊員提供支持。科考隊員的人數夏天為 52名,冬季3個月最黑暗時期為16名。

      在為哈雷六號落成舉辦的慶祝活動上,英國科學部長David Willetts說:“哈雷六號科考站的建立標志著設計、創新和工程領域的巨大成功。目前,英國極地科學界在南極冰面上擁有了一套獨特的前沿實驗室。 Robert Falcon Scott船長的南極探險之旅結束100年后,英國在南極科考上取得的成就,必將在新落成的哈雷六號科考站上得以推進。”

    相關文章

    巴西新建南極科考船擬于2025年投入使用

    為了推進南極科考行動,日前,巴西海軍正式簽署造船合同,一艘新的南極科考支持船將正式投入建造。該科考船的建造地點位于巴西東南部的圣埃斯皮里圖州。船只設計長度為93.9米,寬度為18.5米,最大吃水深度6......

    性騷擾困擾南極科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近日發布報告稱,該國南極科考基地長期存在性騷擾問題。該報告還發現,在南極工作的人很大程度上不相信雇主會認真對待騷擾投訴、保護受害者或懲罰肇事者,而且有些群體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李航:南極科考的700個日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6.shtm冰雪覆蓋、極端寒冷——在南極這片人跡罕至的冰封大陸上,充滿了......

    我國第38次南極科考圓滿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17.shtm今天(4月26日)“雪龍”船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志著中國......

    在南極科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近日,在距離祖國一萬多公里的南極中山站,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全榮輝順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務,結束一年多的南極生活,啟程回國。  我國在南極科考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這背后離不開那些辛......

    在南極科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月4日,在距離祖國一萬多公里的南極中山站,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全榮輝順利完成全部科考任務,結束一年多的南極生活,啟程回國。我國在南極科考已經取得豐碩成果,這背后離不開那些辛苦付出的科考隊員。在......

    張青松:我的四次南極科考

    中國是南極考察的后來者。從1882年至1883年第一次國際極地年算起,至今,國外開展極地考察已近140年的歷史。由于歷史原因,中國與兩次國際極地年(1882年至1883年、1932年至1933年)和國......

    去南極!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里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極。生活在大氣“海底”的人們,為了看到盡可能真實的星空,到處尋找大氣清澈、寧靜的觀測點。近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位于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

    中國南極科考隊內陸隊經受強烈地吹雪考驗

    南極內陸12月21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兩支內陸考察隊——泰山隊和昆侖隊向南極內陸腹地行進時,21日遭遇強烈地吹雪。隊員們在風雪中加固物資綁扎,10個新雪橇經受地吹雪考驗。當天上午8時,內陸隊3......

    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開展走航生態調查

    圖片來源于網絡“雪龍”號11月5日電執行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5日航行在西太平洋上。當天,大洋隊科考隊員開展了以“雪龍”號為依托的走航海洋生態調查。在“雪龍”號生物實驗室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