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2-04 08:32 原文鏈接: 英國向全球首座核聚變電站邁進

      12月2日,英國政府邀請全國各地的社區自愿為核聚變反應堆原型選址,這將是第一個將電力投入電網的反應堆。

    這個名為“能源生產球形托卡馬克”(STEP)的項目于去年啟動,最初5年投入2.22億英鎊用于設計開發。負責監督這項工作的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表示,STEP最早可能在2032年開始建設,2040年開始運營。

    “任何新設備都受到歡迎,因為它帶來了新的見解。” 歐盟核聚變項目EUROfusion負責人Tony Donn&eacute;表示。他懷疑STEP不太可能被視為一個發電機。“我的印象是,它將更像是一個組件測試設施。”

    建造第一座能夠產生過剩能量的核聚變反應堆的競賽正在世界各地展開。與核裂變驅動的核反應堆相比,核聚變燃料來源相對充足、輻射更輕微。

    但作為一種實用的能源,核聚變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它需要數億度的溫度。

    為了防止熱等離子體接觸并熔化容器,工程師通常在環形托卡馬克周圍使用強大的磁鐵。但是沒有一個托卡馬克從核聚變中產生的能量超過加熱等離子體的能量。

    法國的ITER將于2025年完工,它將是第一個展示能量增益的裝置——這要到2035年之后才能實現。即便到了那時,核聚變能量也不會用于發電。

    球形的STEP看起來更像一個帶核的蘋果,而不是甜甜圈。這使得等離子體更加穩定,因此操作人員可以在更小的設備中獲得更高溫度。

    球形托卡馬克由隸屬于UKAEA的卡勒姆核聚變能源中心(CCFE)率先推出—— 一種名為兆安球形托卡馬克(MAST)升級版的裝置。英國現在希望利用這一經驗開發STEP,目標是產生50兆瓦的電力。

    “STEP是MAST升級后的合理步驟。” Donn&eacute;說。

    CCFE主任Ian Chapman說,小尺寸是球形托卡馬克的一個關鍵優勢,因為250億美元的ITER最大的成本是其巨大的磁鐵。

    Chapman說,由于投資成本低至數十億美元,因此,如果核聚變能電站與化石或可再生能源電站競爭,那么STEP的成本將遠低于ITER的成本。

    但Donn&eacute;指出,球形托卡馬克也有缺點。在較小的器件中,熱的致密等離子體對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可能需要更頻繁地更換元件。

    此外,STEP也不太可能生產出氚(作為反應堆燃料的兩種氫同位素之一)。氚具有放射性,半衰期為12年,全球供應量很少。一個工作中的反應堆不得不通過在容器周圍添加鋰塊產生氚,當核聚變反應產生的中子轟擊時,鋰便會產生氚。ITER將是首個展示氚產生的嘗試。Donn&eacute;說,“STEP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實現氚的生成”。

    Donn&eacute;還懷疑,推動這一步驟有政治因素。CCFE也是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目前世界最大托卡馬克的所在地,而JET的工作壽命即將結束。如果英國不與歐盟簽署貿易協議,那么其作為ITER項目伙伴的未來也存在疑問。

    此外,CCFE還有競爭對手緊盯著它。英國初創企業Tokamak Energy公司正試圖在2030年前建造一個緊湊的球形托卡馬克用于能源生產。美國初創企業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公司計劃在2025年前開始建造一個類似的可運行的反應堆。

    相關文章

    “人造太陽”照亮地球還要多久?

    隨著核聚變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很多相關技術獲得突破。在科技創新越來越需要協同作戰的今天,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更有耐力、能長期投入的“國家隊”和更靈活、試錯成本更低的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密切合作,推......

    美能源部宣布首次實現“核聚變點火”,真突破還是搞噱頭

    北京時間12月13日23時,美國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團隊首次在可控核聚變實驗中實現核聚變反應的凈能......

    美國國家點火裝置實現核聚變凈能量增益

    北京時間12月13日23時,美國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團隊首次在可控核聚變實驗中實現核聚變反應的凈能......

    核聚變技術獲得突破?美國能源部將發表重大聲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6.shtm中新網12月13日電綜合外媒報道,消息人士稱,美國能源部將于當地時間13日宣布,美......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記者22日從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獲悉,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標顯著優于設計要求,具備了批量制造條件。這標志著中國......

    提高三乘積,讓可控核聚變走向現實

    依托現有核科技工業體系,凝聚核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經驗和技術基礎的相關研究單位和企業,逐步搭建聚變能的技術開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集中力量開展核聚變工程和技術攻關,再經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50年左......

    突破燃料密度極限核聚變基本定律修訂

    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等的國際科研團隊,修訂了核聚變領域的一條基本定律。新定律指出,科學家們實際上可以在核聚變反應堆中安全地添加更多氫燃料,從而獲得比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量。相關研究發表于最......

    16人,這個科技部專項評審名單公示

    3月24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21年度指南方向10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共16人,其中技術評審專家15人,特邀財務專家1人。根據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21年度申......

    日新一代核聚變實驗裝置今秋運轉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核聚變發電作為一個關鍵的技術途徑受到廣泛關注。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QST)將在今年秋季正式運行新一代熱核聚變實驗裝置(JT-60SA)。屆時,該裝置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使......

    重大突破!美國家點火裝置首獲“燃燒等離子體”

    一個由超百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4項實驗成果稱,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在通往實現核聚變目標的路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獲得了所謂的“燃燒等離子體”,這意味著核聚變燃燒可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