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21 10:13 原文鏈接: 英國數字科學總監:遏制科學論文的泛濫

       科學家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增加對世界的新發現,其速度也在日益增長。但是,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這種印象是真的呢?途徑之一是考查科學論文發表的速率,就此而言,一個世紀以來,科研論文發表以前速未有的速度增長著。

      近日一篇文章指出,科研著作的引用率有所上升,18世紀中期前為1%,20世紀上半葉為2%~3%,而現在則是8%~9%。最后一個數字意味著科學成果每十年翻一番。這也許更好地證明了人類智力的進步以及科學方法的力量?

      當作家西奧多·斯特金第一次提出他的著名法則(任何事物中的90%都是垃圾)時,他在討論的是科幻小說,但他可以同樣將這句話用于科學。用不同的方法估量結果可能有所變化,但是差不多1/4~1/3的自然科學的論文都無人引用。更多比例的文章可能僅僅由作者本人或者其他一兩個人引用。

      這不是不充分研究或者浪費型研究的必要表征,但是它的確給了科研人員一個暫停的信號。為了申請基金、找工作,研究者們不得不發表論文,而為了能夠產出最多論文,學者們要對極其細微的研究成果都保持熱情。這反過來導致他們有太多要讀的論文,擁有的時間卻少得可憐。

      這種情況正在變得更糟。如果這些科研活動中一直沒出現什么天才式的增長,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付費和開放的發表體系日益增多。它的優點在于閱讀研究成果的人不需要向出版方付費,但是同樣地,這也帶來了壞處——出版方有了強大的商業動機,希望提供盡可能多的內容。

      大體說來,我是開放體系的支持者,但是訂閱式的商業模式至少可以幫助出版方將心思集中于努力跟上他們期刊的可憐人身上。

      如果這還不夠的話,開放式科學的支持者正在提議,研究者應發表他們所有的工作——所有的數據、方法、負面結果以及失敗的實驗。

      在無底的數字信息時代,這在技術上是可以達到的。尤其是在科學正在經歷信任危機的背景下,人們會尤為歡迎這種方式。但對于那些正在拼命吸收所有信息的人來說,這種方式并不能保證文本更好管理,

      唯一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是采取更具區別性的渠道發表研究成果。提供資助方和雇主應當鼓勵科學家發表少而精的演技論文。科學家們應當集中最多的精力在自己最好的研究工作上,而不是鋪開更多的科研攤子;另一方面,資助方也應要求科學家盡可能地分享所有的研究結果。當然,其中的大部分不會以傳統方式出現在學術論文上,這對于作者和讀者來說都太辛苦。應該把那些較為不重要的工作以簡單、標準的方式錄入,方便計算機進行整合和分析。在研究特定問題時,人們可以參考這些數據。

      人們很容易就忘記,350年前的科學期刊本身就是一場革命,而它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于此200年的印刷業發展。今天,我們的挑戰是創造一種與海量數據的數字時代相適應的新的科學出版模式,互聯網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相關文章

    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舉辦

    12月1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承辦的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暨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新校區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全國57個推薦單位的166支代表隊為公眾呈現了一場精......

    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頒發

    12月5日,以“數字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數字地球青年創新論壇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會上頒發了國際數字地球學會“青年科學家獎”,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直偉、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以科學素質提升應對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等挑戰

    “在這個從氣候變化到公共衛生危機等方面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的時代,科學在尋找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的作用從未像現在這樣重要。”12月5日,2024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在北京開幕,聯合國教育、科......

    薛其坤、顏寧依次登臺……這場大會在深開幕

    12月5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光明科學城論壇·2024在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論壇以“聚力”“聯動”“揚帆”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科技、教育以及產業領域各界人士,共議科技前沿發展趨勢。據了解,......

    科學修復揭開曠世名畫的秘密

    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率真與真實——卡拉瓦喬的藝術世界”展覽正在展出。展覽的唯一主角,是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晚期藝術杰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以一幅真跡作品為中心而展開的......

    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項目驗收結果公布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項目“面向中轉基地建設的肉羊重要疫病檢測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等4個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省級財政科技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經委托海南省科技創新......

    2024首屆分析科學與儀器大會質譜分會:聚焦前沿,引領突破,共創卓越

    2024年11月9日至11日,首屆分析科學與儀器大會“8分會-質譜科學與儀器”在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分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

    《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科技館》出版采購項目評審結果

    中國科學技術館發布《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科技館》出版采購項目評審結果公告公告原文:各有關單位:按照《中國科協采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本項目分別于2024年9月18日和10月8日發布了申報......

    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倡議發布

    23日,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主題會議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在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相關主題會議上,開放科學基礎設施共享協作倡議正式發布。該倡議提出四方面行動:共建全球網絡,增加開放科學基礎設施的數量并......

    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計量與數字化”學術會議在恩施市順利召開

    10月21日下午和10月22日上午,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在恩施市接續2024年度工作會召開了“計量與數字化”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共安排了13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展出了系列學術墻報,并為學術墻報獲獎者頒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