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國家環保部網站,你能看到全國空氣質量實時數據,了解地表水水質監測動態,卻難覓地下水水質的實時監測數據。 翻閱今年6月國家環保部發布的《201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地下水水質占據的篇幅短小,但透露的數據卻令人驚心:我國511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監測點比例分別為42.5%、18.8%,兩者占據了監測點數量的60%以上。 北京師范大學水科院副院長丁愛中在近日舉行的“地下水調查模擬評估與治理修復技術”培訓會上坦言,就他接觸的科研和工程項目來看,部分城市、地區地下水污染呈加劇態勢。更令他感到憂心的是,目前在對污染場地的治理修復中,往往只考慮對土壤本身的修復,較少涉及對“毒地”下方地下水污染狀況的評估和修復。 為引起各方重視,丁愛中一直在各種場合呼吁場地治理要充分考慮地下水因素,但卻屢遭質疑。“有人認為,有毒的土壤會通過揚塵等暴露途徑危害人體健康,而地下水深埋地底,只要不抽取來用,就不會對人造成危......閱讀全文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存在總量緊缺、人均占有量低、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水體污染日益加
一、21世紀中國水質監測的嶄新內容中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工作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首先在水文部門內增設了水質監測機構,進而建立健全了各流域水質監測中心,現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水質監測網絡體系,實現了對水質的有效監測,在水質監測項目上,也由從天然水化學監測發展延伸而來,具有了綜合河流天然水化學特征與河流水污
全國地下水水質具體情況究竟如何?目前,我國地下水監測是由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分工進行,兩者各有監測點。然而,目前地下水的難題正是家底不清。為了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自2015年6月起,由中央財政投資的“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正式開始建設,該國家級工程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建設20401個地下水監測井。這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總結過去 繼往開來 全面推進“十二五”環境監測事業發展――吳曉青副部長在2011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吳曉青(2011年2月22日)同志們: 春節剛過,我們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2011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總
隨著我國對資源保護和對污染治理的進程推進,更好的監測污染來源、組成、數量是治理污染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依托,因此設置在全國各地的水質監測站肩負著監測水質、及時預警、應急保護等諸多重要責任,在水資源保護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水質監測技術作為水質監測站的重要技術手段,對水質監測技術的提高和問題的解決對我國水
昨天是第45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當天發布的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監測點總數為4778個,其中水質呈較差級的監測點2095個,占43.9%;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750個,占15.7%.二者相加接近六成。 發布個別監測點重金屬超標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針對有媒體報道我國“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水利部今天下午回應稱,報道引用數據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區淺層地下水的監測數據,并非當前地下水飲用水的主要水源,當前地下水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85%左右。 水利部本月公開的《地下水動態月報》顯示,據水利部于2015年對分布于松遼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是個高成長性、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增量空間大、技術壁壘偏高、行業集中度較高,同時遍及環保產業各個環節的細分行業。 在“十二五”的 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雖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巨大增量市場可期,預計“十三五”期間市場 規模達到千億元以上。 1.1 定義 環境監測
在5月31日的例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指出,環境部正在加緊編制生態環境監測條例。今年將啟動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強化對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真實。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外,環境部將加強長江經濟帶水質監測。2018年7月底前,完成長江經濟帶9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29日,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發布招標信息,對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成井水質檢測分析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項目預算為2173.7萬元,總共包含6標段26項檢測成井水質檢測分析項目。詳情如下: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成井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
提起水質監測,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水質采樣和實驗室分析化驗,看看水質如何,有沒有受到污染。其實,水利系統水質監測工作可不局限于此。 太湖連續10年實現安全度夏,就充分證明了其背后水質監測工作的突出貢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間斷巡查監測水質水量,換來了太湖水的碧波蕩漾。每年4月1日,太湖水質巡查
水利部在近期公布的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中,公布了去年對一些重點地區淺層地下水的水質監測情況。調查發現,被監測的地下水中,有八成水質不達標,部分地區還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不過該調查僅針對淺層地下水,水利部水資源司昨日表示,該數據并不針對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所在的深層地下水。 調
水利部在近期公布的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中,公布了去年對一些重點地區淺層地下水的水質監測情況。調查發現,被監測的地下水中,有八成水質不達標,部分地區還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不過該調查僅針對淺層地下水,水利部水資源司昨日表示,該數據并不針對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所在的深層地下水。 調
國土資源部給律師寄來的《國土資源部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 2月25日,北京律師黃樂平等三人致函國土資源部,申請公開全國地下水監測詳情(詳見本報之前報道)。前天,三名律師收到書面回復,一并寄達的還有厚達400頁的水質報表。專家分析時指出,報表呈現的總體水質狀況可能與現實不符,我國目前使用的地下水質量標準
2019年12月29日,自然資源部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收官,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在京召開了竣工驗收會。由袁道先、王浩、王光謙等14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驗收認為,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設竣工,使我國地下水監測事業產生了質的飛躍,是我國地下水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成果,標志著我國的地下水監測
國土資源部公開"地下水水質監測報表"和"北方地下水污染調查報告" 地下水在變,監測標準20年不變 國土資源部日前公開我國地下水質監測數據。從這些數據中,除可窺知部分地下水質狀況外,有專家敏銳地發現,地下水質監測機構沿用的還是20年前頒布的《地下水質量標準》。20年來,《標準》還是那個
多參數水質監測是對水體中污染物類型、各種污染物的濃度和趨勢進行監測和測量,并對水質進行評價的過程。監測范圍很廣,包括未污染和污染的天然水和各種工業排水。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渾濁度、酸堿度、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另一類是一些有毒
前言 在當下,現代化工業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國對水質檢測結果的正確性越來越重視,但與現實相反的是我們對結果的正確性判斷上卻過于簡單,只是簡單的對照標準對,對單個數據進行評價,判斷其是否超標,從而得出其正確與否。顯然這樣的評判是不正確的。文章在詳細介紹水質檢測結果的目的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指出提高水
招標編號:GXTC-1550026)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已由國家批準建設,建設資金已落實,具備招標條件。國信招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受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委托,對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成井水質檢測分析(一~六標段)進行國內公開招標。請愿意承擔本項目的投標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存在范圍和要素覆蓋不全,建設規劃、標準規范與信息發布不統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監測與監管結合不緊密,監測數據質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難以滿足生態文明建設
為了科學高效地部署、指導各地的環境監測工作,確保順利完成2012年度國家下達的環境監測任務,日前環保部下發了《2012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系統要認真貫徹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和2012 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精
一、引言水質監測工作是指通過監視和測定水體中各類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通過組織開展重要水質監測,取得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數據,將監測成果及時反饋給有關部門,為各級政府制定水資源決策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質量控制是指通過監視質量行程過程,消除質量環節上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 國辦發〔2015〕5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5年7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生態環境監測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看,環境監測是治理環境污染、衡量環境質量、檢驗治理效果的基礎。近年來,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利好政策的拉動以及嚴格的法規標準倒逼下,環保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環保產業的細分領域,環境監測也將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迎來快速發展時期。 2018年,環保促進的供給側改革將帶來產能
近日有網友發布微博稱,部分地區工業企業通過高壓水井,將存在致命污染的污水壓入地下,成為污染地下水源的“毒藥”。已有居民成了地下水污染的“難民”,患上癌癥或孩子身體發育畸形。公益環保人士鄧飛表示,地下排污在很多地方悄悄進行多年,打響地下水保衛戰刻不容緩。此話題于昨日登上了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首位。
近日,國土部發布的《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披露了2013年全國地下水水質監測的結果。 《公報》顯示,地下水水質較差和極差兩項的占比達到59.6%,超過了水質呈優良、良好、較好三類所占的比例。從2011年到2013年,較差和極差級水占比從55%、57.4%上升到59
2014年12月份,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陸續反映了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其中,河北省1件,山西省1件,遼寧省1件,江蘇省2件,山東省3件,河南省2件,湖北省3件,湖南省2件,廣東省1件,廣西壯族自治區1件,寧夏回族自治區1件。 現將12月份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