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Jackson基因組醫學實驗室、康涅狄格大學健康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揭示一種叫做Morrbid的新型長鏈非編碼RNA(lncRNA)調控了Bim及短壽骨髓細胞的壽命。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布在8月15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紐約大學醫學院的Richard A. Flavell,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orge Henao-Mejia,以及Jackson基因組醫學實驗室的Adam Williams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Flavell教授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聞名的免疫學家。現任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系終身教授、系主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主任兼任分子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系教授。
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經典型”單核細胞共同占據了人類血液白細胞總數的約70%,是機體內最短壽的細胞。精確調控這些骨髓細胞的壽命對于維 持保護性的免疫反應,同時將較長時間炎癥造成的有害后果減到最小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對于嚴格控制這些細胞壽命的機制卻不是很清楚。
lncRNA是一類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不編碼蛋白質的功能性RNA分子。lncRNA通過表觀遺傳修飾與轉錄調控、轉錄后加工、翻譯調控等多 種機制,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的研究揭示,lncRNA在免疫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成為了免疫學關注的焦點。它的表達異常可以影 響多種免疫系統疾病的發生、發展及預后。
2015年10月,加州大學(UCLA)洛杉磯分校Eli and Edythe Broad再生醫學和干細胞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在一部分知之甚少的基因組中發現了超過3000個lncRNA編碼基因。這些基因存在于骨髓和胸腺中的稀 有細胞中,讓科學家們對“人類免疫系統如何發展”有了一個新的理解。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免疫學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Immunology》。
2015年12月,在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病理學系分子免疫學教授Dan Littman的領導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酶DDX5必須首先展開一個叫做Rmrp的遺傳物質小片段來激活輔助性T細胞17(Th17)細胞。論文發布在Nature雜志上。
2016年6月,由麻省大學醫學院Katherine A. Fitzgerald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一種長鏈非編碼RNA lincRNA-EPS發揮轉錄剎車作用限制了炎癥。研究結果確定了lincRNA-EPS是炎癥反應的一個抑制因子,并突顯了lincRNAs在免疫系 統的重要性。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布在Cell雜志上。
Bim(Bcl2l11)是Bcl-2家族中BH3-only亞家族的成員,是一種重要的凋亡調節蛋白,在造血細胞的內環境穩定、防止自身免疫及腫 瘤的發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篇Nature新文章中,研究人員稱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長鏈非編碼RNA,將其命名為Morrbid,并證實它響應促 生存細胞因子嚴格地控制了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經典型”單核細胞的存活。
為了控制這些細胞的壽命,Morrbid通過促進PRC2復合物富集于鄰近簇凋亡基因Bcl2l11的啟動子將這一基因維持在一種待用狀態,調控了 Bcl2l11的轉錄。值得注意地是,Morrbid順式調控了這一過程,導致等位基因特異性控制了Bcl2l11轉錄。因此,在這些高度炎癥細胞 中,Morrbid水平改變提供了一個基因座特異性調控機制,使得能夠響應胞外促生存信號快速地控制凋亡。
由于MORRBID存在于人體,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患者中失調,這一lncRNA有可能代表了以短壽骨髓細胞異常壽命為特征的炎癥疾病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
6月18日,AscidianTherapeutics宣布與羅氏(Roche)達成一項總額高達約18億美元的研究合作與許可協議,將共同發現和開發針對神經系統疾病的RNA外顯子編輯療法。根據協議,Asci......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RNA(核糖核酸)研究長期處于DNA(脫氧核糖核酸)研究的“陰影”之下。如今,科學家強烈要求大力推動RNA研究。RNA具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和功能。圖片來源:DARRYLLEJA據《科學》報道,5月30日......
以登革病毒、寨卡病毒、乙型腦炎病毒為代表的黃病毒(Flavivirus)由蚊蟲攜帶并傳播,每年導致數億人感染、數十萬人死亡,引起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蚊媒黃病毒的基因組均為單鏈正向RNA,其......
在對生命之謎的探索中,一種不參與編碼蛋白質的非編碼核糖核酸(RNA)走進了科學家的視野。令人驚訝的是,在全部RNA中,非編碼RNA的占比竟然達到了98%。它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質”,在幕后調控著各類......
RNA編輯技術通過改變RNA序列來“補償”有害的突變,使正常蛋白得以合成。RNA編輯也可增加有益蛋白的產生。與CRISPR基因組編輯不同,RNA編輯不會改變基因,也不會產生永久性的變化。圖片來源:視覺......
植物是復雜的生物系統。植物體內基因的表達受到多種水平的調控,如轉錄水平、轉錄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從而對基因表達進行精密高效的調控。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張勁松研究組篩選OsEI......
博德研究所張鋒團隊在PNAS 在線發表題為“HumanparaneoplasticantigenMa2(PNMA2)formsicosahedralcapsidsthatcanbeengin......
今年1月9日,我國繼美國、日本之后,正式批準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侖卡奈單抗上市。這款藥曾被美國《科學》雜志列為2023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如何攻克阿爾茨海默病一直是醫學界的重要課題。據世界衛生組織......
日,《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研究開發出一款多功能植物小RNA分析工具——sRNAminer,可便于研究人員進行一站式小RNA分析及可視化。據介紹,植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