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7-15 18:14 原文鏈接: 蔡磊捐贈支持西湖大學漸凍癥研究

    面對生命的倒計時,蔡磊,曾經的京東集團副總裁,如今的漸凍癥病人,一直在跟這種困擾醫學、折磨人類的罕見病做英勇抗爭。過去四年多來,蔡磊組建了世界最大的漸凍癥患者科研數據平臺,鏈接了一萬五千名患者,“從0到1”推動建立中國的漸凍癥腦脊髓病理科研樣本庫。

    為加快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的攻克步伐,7月15日,蔡磊與西湖教育基金會簽訂捐贈協議,支持西湖大學相關科研團隊在漸凍癥方面持續開展研究。

    “這不僅是一次資金上的捐贈,更是一份對科研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漸凍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和挑戰,相信西湖大學能夠成為攻克漸凍癥的一股重要力量。”蔡磊說。

    捐贈儀式現場


    漸凍癥(學名肌萎縮側索硬化,ALS)被稱為“世界五大絕癥之首”,這是一種無法逆轉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后身體會逐漸喪失力量和控制能力,無法說話、吞咽、呼吸,最終導致死亡。其救治困境包括病因不明、靶點不清、快速發展不可逆、藥效微弱、嚴重依賴護理等等。

    自2019年9月確診后,蔡磊目前病情已進入中晚期。當天他無法來到儀式現場,由妻子段睿女士作為代表簽訂捐贈協議,他通過視頻連線參加會議。

    蔡磊表示,西湖大學作為一所充滿活力、致力于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的學府,不僅擁有一流的科研團隊和先進的實驗平臺,更在跨學科研究與開放合作方面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與潛力。

    “過去五年多來,西湖大學已經在類器官技術、細胞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等多個前沿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研究成果無疑為漸凍癥發病機制的理解、藥物開發和臨床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西湖大學卓越的科研實力和跨學科的研究氛圍,我堅信這里將是攻克漸凍癥等疑難病的重要陣地。”

    蔡磊的妻子段睿女士簽訂了捐贈協議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劉曉東,報告了西湖大學相關科研團隊在漸凍癥方面的研究進展和規劃。

    劉曉東是生命科學學院誘導干細胞與發育再生醫學實驗室負責人,曾在莫納什大學、澳洲再生醫學研究所從事表觀遺傳學和細胞重編程相關研究,后在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人類胚胎和干細胞實驗室進行基因編輯與人類胚胎發育等方向研究。近日剛剛入選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劉曉東發言


    早在2018年,西湖大學就有一批研究人員非常關注罕見病,并設立了相關課題,在干細胞、腫瘤機理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免疫治療等多個分支,持續研究攻關罕見病。2021年,劉曉東介入漸凍癥領域,后與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雷凱等組建了漸凍癥聯合研究團隊,致力于構建漸凍癥的干細胞疾病模型和類器官模型,并利用這些類器官進行藥物篩選與評估,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發病機制以及探索新藥物和細胞治療的方法。

    西湖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一醫院”)神經內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外科等相關人員也相繼加入研究團隊。市一醫院城北院區院長楊高怡介紹說,他們將于下月啟用運動神經元病病區,集中為運動神經元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幫助。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為段睿女士頒發捐贈證書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表示,作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堅持“四個面向”,致力于實現重大原創理論突破和核心技術攻關。“包括漸凍癥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內,目前世界上已發現7000多種罕見病,而在這些罕見病里只有約5%有治療藥物。攻克罕見病,是全球科學界、醫學界努力的方向,也是西湖大學的使命所在。”他向蔡磊及其團隊表達了敬意和感謝,致敬他們為漸凍癥患者和相關科研事業的付出與貢獻,也感謝他們對西湖大學的信任和支持。

    接下來,雙方將在神經生物學、免疫與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學科方向進一步深入合作與探索,共同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臨床,爭取早日為漸凍癥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西湖大學醫學院院長、西湖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董晨向段睿女士贈送紀念禮物



    相關文章

    曾師從施一公和諾獎得主的西湖大學學者實現領域突破!

    2月20日,西湖大學盧培龍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首次從頭設計出跨膜熒光激活蛋白(tmFAP),為膜蛋白設計領域帶來重大突破。國際審稿人稱其為“杰作”。盧培龍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學院,博......

    我國學者在活細胞快速三維超分辨成像技術方面取得進展

    圖4Pi-SIM活細胞快速三維結構光照明成像技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2150015)等資助下,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章永登團隊與北京大學黃小帥團隊、重慶郵電科技大學范駿超團隊、北京大學陳良......

    蔡磊:向漸凍癥發起沖鋒

    2024年12月30日,“生命科學破冰獎”揭曉,中美瑞康創始人兼CEO李龍承博士榮獲此殊榮。該獎項旨在表彰其在漸凍癥(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藥物研發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特別是他在SOD1和FUS兩......

    蔡磊:向漸凍癥發起沖鋒

    2024年12月30日,“生命科學破冰獎”揭曉,中美瑞康創始人兼CEO李龍承博士榮獲此殊榮。該獎項旨在表彰其在漸凍癥(ALS,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藥物研發領域做出的杰出貢獻,特別是他在SOD1和FUS兩......

    世界知名數學家汪徐家全職加盟西湖大學

    闊別29年之后,汪徐家再次回到了杭州——他的出生地。6歲以前,汪徐家生活在淳安——后來的千島湖所在地。因為新安江工程,他隨著父母和鄉親一路從淳安移民到江西。老家整個村子不到10戶人家,世界小到可以打包......

    西湖大學與細胞出版社合辦“衰老生物學”國際學術會議

    近日,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與細胞出版社合作,圍繞“衰老生物學”呈現了一場為期3天的國際學術會議,數十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分享了27場大會報告和2場圓桌對話。這次“衰老生物學”大會是多國科學家的攜手合作。在......

    利刃出鞘!西湖大學鄧力團隊發表最新手性胺合成策略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在迷人的武俠世界中,行走江湖,人人都向往著擁有倚天劍、屠龍刀這樣的絕世利器傍身,故事也因由對它們的爭奪,變得愈發跌宕起伏、快意恩仇。原因很簡單:這些刀......

    他48歲回歸學術界,任西湖大學教授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我國科研團隊發布厚度僅0.55毫米AR眼鏡

    記者9月26日獲悉,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及慕德微納(杭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仇旻日前展示了雙目鏡片重量僅5.4克、厚度僅0.55毫米的AR(增強現實)眼鏡。它幾乎和人們平時戴的太陽鏡一樣輕......

    西湖大學技術團隊發布極致輕薄AR眼鏡,雙目重量僅5.4克

    全彩AR眼鏡目前重量還比較重,不便于佩戴,經西湖大學技術孵化,AR眼鏡輕便化、多功能的“中國方案”成為現實。AR是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實)的簡稱,AR眼鏡可以讓佩戴者在現實世界的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