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1-06 13:50 原文鏈接: 蛋白復合物Paf1:攜帶基因致病的奧秘

      一個人生病的因素有多種多樣,但不外乎于內因和外因兩類。內在因素中最根本的就是基因,醫學研究表明,所有的疾病或多或少都和基因有一些關聯,主要是由于基因表達發生突變造成。基因的表達調控如何控制生物體的發育,又是怎樣影響人體的健康與疾病?這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競相研究的熱門課題。

    image.png

    圖片來源于網絡

       日前,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龍加福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影響基因表達調控的重要蛋白質復合物——Paf1復合物中Paf1-Ctr9亞復合物組裝及功能調節的奧秘,為相關腫瘤治療和藥物開發奠定了分子基礎。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解析Paf1和Ctr9亞復合物晶體結構

       在酵母發酵、植物開花結果、受精卵發育成熟以及人的一生中,細胞的基因表達在時間、空間上處于有序狀態,并對環境條件的變化做出及時反應。基因轉錄延伸是細胞調節基因表達的一個高度有序而又極為復雜的調控過程,需要多種轉錄因子的參與。

       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聚合酶Ⅱ相關因子1復合物被簡稱為Paf1復合物,其在調控基因轉錄延伸和染色質修飾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此外,Paf1復合物在細胞周期調控、干細胞多能性維持、DNA修復和信號轉導等多個生物學過程中發揮著作用。因此,龍加福團隊將研究重點聚焦于“剖析”Paf1復合物上。

       “Paf1復合物由5個蛋白質亞基組成,在RNA聚合酶Ⅱ轉錄的時候起到輔助功能,并參與染色質中組蛋白的甲基化修飾。”龍加福介紹,5個蛋白質亞基構成的完整復合物在細胞內的轉錄延伸中發揮功能,其中任意的兩個或者多個蛋白質亞基組合在一起被稱之為亞復合物。Paf1和Ctr9就是Paf1復合物中的兩個重要蛋白質亞基,兩者的突變會導致癌癥等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龍加福團隊綜合利用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手段及方法,同時解析了人源和酵母源Paf1-Ctr9亞復合物的晶體結構。研究最終發現Paf1-Ctr9亞復合物對于整個Paf1復合物的組裝非常重要,揭示了Paf1和Ctr9基因突變導致相關腫瘤的分子基礎,也揭示了該亞復合物在組蛋白甲基化修飾和酵母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助篩選藥物靶標和小分子抗癌藥

       人體內大約有4萬個基因,但并不是每個基因都有著正常功能,有些是所謂的缺陷基因,這些基因往往成為致病基因。每個看上去健康的人,身上都攜帶著5—6個致病基因,只不過其致病性暫時還潛伏著。

       高度保守的多功能Paf1復合物最初是在芽殖酵母中被發現的,對它的研究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龍加福介紹,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不同種屬來源的Paf1復合物結構信息的認知仍有一定局限性。在冷凍電鏡技術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此前德國的研究人員已經得到高分辨率酵母源Paf1復合物的結構信息,但分辨率遠未達到原子水平的要求。在國內,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也通過對嗜熱真菌中Ctr9-Paf1-Cdc73亞復合物的晶體結構的解析,擴展了人們對Paf1復合物組裝機制的認知。

       以往研究報道稱,基因中的Ctr9和Paf1表達異常或突變容易引發白血病、胰腺癌、卵巢癌、腎母細胞瘤以及乳腺癌等疾病。龍加福教授團隊在解析出了人源Paf1-Ctr9晶體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生物化學以及細胞生物學等試驗方法,進一步揭示了由Ctr9和Paf1的基因突變引發疾病的可能分子基礎,即基因突變通過破壞Paf1復合物的組裝進而影響組蛋白修飾(甲基化等),從而可能參與調節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相關基因的表達,最終引發疾病。

       “解析Paf1-Ctr9亞復合物的晶體結構,就是從原子水平看清了這兩個蛋白的精細結構和構象,也為將來定向改造該亞復合物奠定了基礎。同時解析人源和酵母源的結構可以對Paf1復合物在轉錄延伸中的作用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闡明了從酵母等低等真核生物到人等高等哺乳動物的Paf1復合物在轉錄延伸中的分子機制是相當保守的。”龍加福教授介紹說,這項工作最大的作用是為后續藥物靶標的篩選及抗癌小分子藥物的設計開發奠定了前期基礎,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癌癥病人的福音。

    相關文章

    人與猿類如何在進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類和猿類的尾巴卻在進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關鍵作用?《自然》2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人類和猿類演化掉尾巴的遺傳學基礎。靈長類動物尾部表型的系統發育樹(Ma表示百萬年前)。圖片......

    應激誘發仔豬肌肉生長阻滯分子機制研究獲新進展

    集約化養殖過程中,免疫應激普遍存在于斷奶仔豬飼養環節,會導致仔豬肌肉蛋白質降解和生長阻滯,最終嚴重影響肥育階段產肉率和肉品質,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有效緩解仔豬免疫應激是當前養豬生產亟待解決......

    研究發現蛋白質攝入過量不利于動脈健康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攝入過量的膳食蛋白質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結果發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陳代謝》雜志上。該研究結合了小型人體試驗、小鼠實驗和培養皿中的細胞實驗。結果顯示,當膳食......

    Nature:2024年值得關注的七項技術,它是核心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層出不窮,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面對這一浪潮,人們不禁好奇:未來究竟會是什么樣子?為了解答這一問題,《Nature》雜志發布了未來的一年里,將密切關注......

    替代性蛋白質或為碳減排開辟新天地

    荷蘭科學家研究認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質取代50%的動物產品,可以騰出足夠的農業用地生產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當于今天的燃煤發電),同時從大氣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環境科學期刊《......

    Nature發布2024年值得關注的七大技術,首位中國科學家成果入選

    2024年1月22日,《自然》發布了2024年值得關注的七大技術——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設計蛋白質、腦機接口、細胞圖譜、超高分辨率顯微成像、3D打印納米材料和DeepFake檢測。七大技術中,生......

    安捷倫推出全新ProteoAnalyzer系統

    自動化平行毛細管電泳系統可簡化蛋白質分析2024年1月17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在第23屆PepTalk會議期間正式發布用于蛋白質分析的新型自動化平行毛細管電泳系統——A......

    機器人改造蛋白質速度超過人類

    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個能對蛋白質進行工程改造的人工智能(AI)驅動的全自動機器人。研究結果是對無需人類干預的蛋白質設計和構建的一次概念驗證。相關研究1月12日發表于《自然—化學工程》創刊號。蛋白質在所有......

    支架蛋白CRIP1參與蛋白質穩態調控機制被闡明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郝牧研究員、邱錄貴主任醫師團隊在eBioMedicine雜志發表論文,在國際上首次闡明了支架蛋白CRIP1參與自噬、蛋白酶體活性等蛋白質穩態......

    幾周內或能完成半年任務?AI無需人干預設計新蛋白質

    《自然·化學工程》創刊號1月12日發表一項研究,報道了一個能對蛋白質進行工程改造的、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全自動機器人。研究結果是對無需人類干預的蛋白質設計和構建的一次概念驗證。蛋白質在所有生命形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