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為生物高分子物質之一,具有三維空間結構,因而執行復雜的生物學功能。蛋白質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在研究中,一般將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分為一級結構與空間結構兩類。
一、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primary structure)就是蛋白質多肽鏈中氨基酸殘基的排列順序(sequence),也是蛋白質最基本的結構。它是由基因上遺傳密碼的排列順序所決定的。各種氨基酸按遺傳密碼的順序,通過肽鍵連接起來,成為多肽鏈,故肽鍵是蛋白質結構中的主鍵。
迄今已有約一千種左右蛋白質的一級結構被研究確定,如胰島素,胰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等。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決定了蛋白質的二級、三級等高級結構,成百億的天然蛋白質各有其特殊的生物學活性,決定每一種蛋白質的生物學活性的結構特點,首先在于其肽鏈的氨基酸序列,由于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各具特殊的側鏈,側鏈基團的理化性質和空間排布各不相同,當它們按照不同的序列關系組合時,就可形成多種多樣的空間結構和不同生物學活性的蛋白質分子。
二、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蛋白質分子的多肽鏈并非呈線形伸展,而是折疊和盤曲構成特有的比較穩定的空間結構。蛋白質的生物學活性和理化性質主要決定于空間結構的完整,因此僅僅測定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組成和它們的排列順序并不能完全了解蛋白質分子的生物學活性和理化性質。例如球狀蛋白質(多見于血漿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和酶等)和纖維狀蛋白質(角蛋白、膠原蛋白、肌凝蛋白、纖維蛋白等),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顯而易見,此種性質不能僅用蛋白質的一級結構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來解釋。
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就是指蛋白質的二級、三級和四級結構。
(一)蛋白質的二級結構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多肽鏈中主鏈原子的局部空間排布即構象,不涉及側鏈部分的構象。
1.肽鍵平面(或稱酰胺平面,amide plane)。
Pauling等人對一些簡單的肽及氨基酸的酰胺等進行了X線衍射分析,得出圖1-2所示結構,從一個肽鍵的周圍來看,得知:
圖1-2 肽鍵平面示意圖
(1)中的C-N鍵長0.132nm,比相鄰的N-C單鍵(0.147nm)短,而較一般C=N雙鍵(0.128nm)長,可見,肽鍵中-C-N-鍵的性質介于單、雙鍵之間,具有部分雙鍵的性質,因而不能旋轉,這就將固定在一個平面之內。
(2) 肽鍵的C及N周圍三個鍵角之和均為360°,說明都處于一個平面上,也就是說
六個原子基本上同處于一個平面,這就是肽鍵平面。肽鏈中能夠旋轉的只有α碳原子所形成的單鍵,此單鍵的旋轉決定兩個肽鍵平面的位置關系,于是肽鍵平面成為肽鏈盤曲折疊的基本單位。
(3) 肽鍵中的C-N既具有雙鍵性質,就會有順反不同的立體異構,已證實處于反位(見圖1-3)。
圖1-3 反式肽單元和順式肽單元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顯楊課題組在《結構生物學的當前觀點》發表綜述,全面總結了利用非天然堿基對系統賦能分子標尺技術及其應用。隨著全球對由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關注度增加,如何通過深入理......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DavidBaker獲獎,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科學家DemisHassabis和JohnM......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科、郭雪江和副教授林明焰與中南大學教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院長譚躍球等課題組合作,系統鑒定了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RNA結合結構域和非結構域元件,構建其男性不育相......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張佳欣)25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稱,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基因突變對蛋白質穩定性的影響遵循著極其簡單的規律。這一發現對加速開發......
近日,《自然—遺傳學》(NatureGenetics)在線發表河北農業大學張彩英團隊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組裝高產優質抗病現代品種“農大豆2號”高質量基因組,在基因組水平發掘現代大豆育成品種特有結構變異......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最近,印度理工學院(位于德里)化學工程系進行了一項研究,使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來區分單克隆抗體(mAb)中的異變體(糖型),能夠對其進行表征,揭示了在完整水平上可辨識的峰。盡管商業軟......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組和李國紅研究組合作,揭示了連接組蛋白H5介導的核小體結合和染色質折疊和高級結構形成機制。相關論文近期發表于《細胞研究》。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組DNA被分層包裝到細胞核內......
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研究員雍高產在核物質相結構與中子星“超子謎團”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快報B》(PhysicsLettersB)上。核物質相結構的探測研究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