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獲悉,近日,美國植物材料科學公司Algenesis 開發了全球首個由 Soleic 技術制造的生物基聚氨酯塑料 (bioPU),原料來源于植物和藻類,具有可再生、高性能、完全可生物降解、還可后院堆肥諸多優勢。產品可以在幾個月內在堆肥中生物降解,并且不含其他塑料中存在的有害PFAS化學添加劑,其生產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石油聚氨酯低50%,目前可用于軟泡沫應用,如鞋類中底和鞋墊,另外公司正在做應用擴展,未來期望用在透氣防水紡織品和手機殼等注塑產品領域。
圖片來源:E27網、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整理
投資事件
本技術獲得 First Bight Ventures 和新加坡 Circulate Capital 共同領投,通過融資后Algenesis 公司總共獲得種子輪融資500萬美元。MIH Capital、Diamond Sports Group 和 RhinoShield 也參與其中。這項投資是在美國能源部撥款500萬美元之后進行,用于擴大使用綠色流程化學工藝從藻油中生產生物基異氰酸酯的規模。Algenesis 是創造高需求產品的新公司的優秀代表,作為放棄石油基塑料轉向生物基替代品代表企業。Circulate Capital 為投資管理公司,致力于為創新,公司和基礎設施提供資金,以防止塑料廢料流入世界海洋,同時促進循環經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用于預防海洋塑料的投資基金, 在十多個國家開展活動并擁有團隊, 該公司于 2018 年成立,正在擴展整個回收和創新材料價值鏈的解決方案,它是與領先的公司百事可樂,第一位投資者,可口可樂,達能,陶氏,寶潔,聯合利華,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學公司合作創建的,并得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支持。
生物基聚氨酯
聚氨酯是一種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產業規模龐大而且用途廣泛,廢棄后回收難。2016-2021年,全球聚氨酯彈性體產量逐年遞增,2021年達到353.9萬噸,同比增長8.6%。2022年全球聚氨酯彈性體產量約為380.4萬噸。結合生物基聚氨酯行業發展環境和市場動態,預計至2028年全球生物基聚氨酯市場價值將會達到3.32億元。
2016-2022年全球聚氨彈性體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前瞻產業研究院、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統計整理
當前聚氨酯所用原料低聚物多元醇和多異氰酸酯大都來自不可再生的化石資源,導致了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嚴重,開發再生原料促進聚氨酯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生物基聚氨酯是以生物質材料為原料制備而成,其綠色、環保、可再生的優點突出,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擴大。通過從生物質到生物基產品的循環利用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低碳經濟,是聚氨酯材料工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目前全球生物基聚氨酷主要應用在建筑、汽車、電子和家具領域,其中建筑行業已成為全球生物基聚氨醋最大的終端應用市場。
2021年全球各類聚氨酯制品占比
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材賦研究院、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統計整理
全球聚氨酯下游市場競爭激烈,眾多企業都在嘗試用不同的生物質原料來提高聚氨酯中生物基的含量來提高競爭力,當前生物基聚氨酯以大豆油、蓖麻油、棕櫚油、玉米油、秸稈等為原料制備出植物油多元醇來替代石油基多元醇,再用來生產聚氨酯,主要代表生產商主要有朗盛、路博潤、三井化學、科思創、亨斯邁、萬華、COIM、拜耳等,每家企業生產出的聚氨酯中生物基的含量以及生產方法各有不同。
(1)朗盛
2022年3月,德國朗盛宣布開發可持續Adiprene Green預聚體系列,其采用淀粉基聚醚多元醇為原料,可生產出生物基含量達90%的聚氨酯彈性體,大幅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量。
(2)萬華化學
2021年,萬華化學成功開發出聚酯和聚醚體系全系列生物基TPU,現已實現商業化生產及銷售,該產品也是業內首個獲得UL認證的生物基TPU產品。2022年,萬華使用由玉米秸稈制得的生物基PDI,開發出首款100%生物基TPU產品,生物基碳含量可高達99%以上,添加劑如米糠蠟等也均來自非食物鏈玉米、篦麻等可再生資源。
(3)科思創
科思創提供品種豐富的優質聚氨酯原料,用于生產軟質、硬質聚氨酯泡沫和自結皮泡沫塑料,其部分生物基熱塑性聚氨酯(TPU)系列目前正在大量出售,根據產品的硬度,高達60%的碳含量來自生物質。2018年,科思創用于頭發定型產品的成膜聚氨酯分散體,其碳含量基于58%的生物質,實現了合成丙烯酸酯聚合物的高性能水平。
(4)COIM
近日,COIM通過19家制造和貿易公司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該公司將攜其Laripur RS生物基熱塑性聚氨酯(TPU)產品亮相FAKUMA 2023。這些產品源自于供應鏈受控的蔬菜作物,其可再生來源的碳含量高達75%。
(5)亨斯邁
2022年,亨斯邁宣布推出開創性的生物基粘彈性泡沫技術ACOUSTIFLEX?VEF BIO聚氨酯系統料,用于生產汽車聲學模塑部件。ACOUSTIFLEX?VEF BIO的生物基成分最高達20%,其材料主要源自植物油。
(6)拜耳
2015年,拜耳材料科技在最近的2015年歐洲國際涂料展上推出了新型固化劑Desmodur eco N 7300,其碳含量的生物量達70%。產品采用PDI(環戊二異氰酸酯)制成,是可再生原料制多元醇產品的絕佳搭配。能用于聚氨酯涂料和膠黏劑。
(7)路博潤
路博潤的Bio TPU? by Lubrizol為革命性的生物基TPU系列,采用可再生材料(含量30%~70%)制成,與傳統的石油基熱塑性聚氨酯具有相同的性能和優勢,硬度范圍82 Shore A至55 Shore D不等,具有一流耐磨性、優秀的耐化學性。
(8)美瑞新材
美瑞新材的TPU G系列是生物基TPU,生物基含量為25%~70%,具有綠色環保、成型周期短、彈性優異等特性,應用領域為鞋材、電子產品、汽車、運動休閑、包膠改性、薄膜等。
對此,DT新材料觀點為,開發與利用生物基聚氨酯將為應對能源危機、調整能源結構與降低環境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全球生物基聚氨酯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的生物基聚氨酯行業也將得到快速發展,重點發展方向為適應低碳與循環經濟的可再生資源型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原料,特別是非糧生物基多元醇技術的開發利用。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界迄今最大的蛋白質,比此前已知的最大蛋白質——人類肌聯蛋白還要大約25%。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蛋白質界的“珠穆朗瑪......
美國研究人員在一藻類中發現了能將氮氣轉化為細胞生長可利用氮的細胞器。這種被稱為硝化原生質體(nitroplast)的結構的發現,有助加大基因工程植物轉化氮或固氮力度,從而提高作物產量、減少其對肥料的需......
美國研究人員在一藻類中發現了能將氮氣轉化為細胞生長可利用氮的細胞器。這種被稱為硝化原生質體(nitroplast)的結構的發現,有助加大基因工程植物轉化氮或固氮力度,從而提高作物產量、減少其對肥料的需......
近日,JournalofAdvancedResearch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藻類生理過程與精準分子育種團隊完成的關于鹽田藻類碳沉積的成果。該研究聚焦嗜鹽藻類與嗜鹽菌協同促進高鹽生態環境中碳酸鹽的......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獲悉,近日,美國植物材料科學公司Algenesis開發了全球首個由Soleic技術制造的生物基聚氨酯塑料(bioPU),原料來源于植物和藻類,具有可再生、高性能、完全可生物降解、還可后......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獲悉,近日,美國植物材料科學公司Algenesis開發了全球首個由Soleic技術制造的生物基聚氨酯塑料(bioPU),原料來源于植物和藻類,具有可再生、高性能、完全可生物降解、還可后......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獲悉,近日,美國植物材料科學公司Algenesis開發了全球首個由Soleic技術制造的生物基聚氨酯塑料(bioPU),原料來源于植物和藻類,具有可再生、高性能、完全可生物降解、還可后......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獲悉,近日,美國植物材料科學公司Algenesis開發了全球首個由Soleic技術制造的生物基聚氨酯塑料(bioPU),原料來源于植物和藻類,具有可再生、高性能、完全可生物降解、還可后......
據《日本經濟新聞》最近報道,今年4月,總部位于日本川崎市的千歲實驗室公司在馬來西亞設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藻類培養設施,旨在利用二氧化碳生產生物燃料。該公司的目標是在用培養藻類制造生物燃料時,將其成本控制......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中外學者合作研究的古生物學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對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一種之前鑒定為苔蘚動物的化石進行重新鑒定,結果顯示這些化石為藻類,而非動物。這項研究結果挑戰了人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