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
(一)材料與試劑
1.抗凝劑
(1)肝素:肝素是含硫酸基的粘多糖,常用其鈉鹽或鉀鹽,它能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進而抑制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常用的肝素溶液濃度為1 000U/ml,市售肝素多為100U~126U/mg。
(2)乙二胺四乙酸(EDTA):是一種螯合劑。用生理鹽水配制成4%的溶液備用。
(3)阿氏液(Alsever液),配方如下:
枸櫞酸鈉(Na3C6H5O7·5H2O) 0.80g
枸櫞酸 0.0325g
葡萄糖 2.05g
氯化鈉 0.42g
H2O 加至 100.00ml
混勻溶解后,114.3℃高壓蒸汽滅菌10min備用。
阿氏液中既含有枸櫞酸鈉抗凝劑,又含有細胞生存的營養,所以它既可做抗凝劑,又可做血細胞的保存液。
2.針頭 根據不同動物和采血部位,采用不同型號的針頭,用前必須滅菌或消毒。
3.采血容器 注射器或三角瓶等。
4.采血動物。
(二)操作方法
1.采血法 各種動物采血方法不一。馬、牛、羊等大動物一般從頸靜脈采血,豬從頸靜脈、前腔靜脈或耳靜脈采血,家禽由翼下靜脈或心臟采血,兔由心臟或耳靜脈采血,犬由頸靜脈或四肢靜脈采血,豚鼠由心臟采血,小白鼠則可斷尾或剪斷腋下血管或剪斷眼球采血。
2.抗凝 采集血液最關鍵的問題是抗凝,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抗凝,則根據實驗的要求和條件而定。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1)肝素抗凝:采血時,使每ml血液含15U~20U肝素即可。計算采集的血液量,按1
000U/ml的量加入肝素,直接放入采血容器中,采血時,邊采血邊輕輕搖動,使抗凝劑和血液混勻。對于采少量的血液或小動物采血,可直接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肝素液,再采血直接抗凝。
(2)EDTA抗凝:采血前,用滅菌生理鹽水將EDTA配制成4%溶液,然后按預采血液的量,以每ml血液加入1mg~2mg的EDTA的液體量于采血容器內。采血,并不斷搖動采血容器,使之混勻。
(3)玻璃珠法:預先將適量的玻璃珠(根據采血量多少而定)清洗后,裝入采血容器中,滅菌后備用。采血過程中,邊采邊搖采血瓶,以使小玻璃珠在血液中滾動,以機械地除去纖維蛋白,使血液不能凝固。本法雖較麻煩,但對淋巴細胞的活性影響最小,且可減少血小板的混雜。
(4)阿氏液采血:以阿氏液和采血量以1︰1比例采集血液,邊采邊輕輕搖動采血瓶,使之混勻。用阿氏液采血,除了抗凝外,多用于紅細胞的保存。一般在4℃條件下,阿氏液中保存的紅細胞2周其活性和特性不變。
紅細胞的分離技術
(一)材料與試劑
1.肝素等抗凝劑
2.3%明膠液 取明膠3g,溶于0.9%滅菌鹽水100ml中,114.3℃滅菌10min,冷卻后4℃冰箱保存。臨用時,37℃預熱10min。
3.阿氏液
(二)操作方法
1.采血抗凝,即為紅細胞。由于紅細胞與白細胞的比例相差懸殊,一般白細胞混雜在其中,忽略不計。
2.根據紅細胞的用途,可做進一步的處理。如計算紅細胞,可直接稀釋計數。如需做補體結合反應,或其它溶紅細胞反應,則需將紅細胞進行充分的清洗,以除去附著在紅細胞膜表面的血漿。一般用等滲的稀釋液連續清洗,2 000r/min離心10min,重復3~4次。
3.如需儲藏備用,則以阿氏液做抗凝劑采血,混勻后置4℃冰箱保存,可保存2周,其活性尚可。
淋巴細胞的分離技術
(一)材料與試劑
1.淋巴細胞分層液有兩種:
(1)聚蔗糖—泛影葡胺液:聚蔗糖(polysucrose solution),商品名Ficoll,分子量400
000,多配制成40±1%(W/V)水溶液,也有干粉出售。應用時,用蒸餾水配制9%溶液。泛影葡胺溶液(Meglumini
diatrizoici),商品名Vrografin,結構式為3,5—二乙酰氨基2,4,6三碘苯甲酸1—去氧—甲氨基山梨醇。含量為60%或75%,每安瓶為20ml裝,常用于人的臟器造影。應用時,取60%泛影葡胺原液20ml,加雙蒸餾水15.38ml,即為33.9%泛影葡胺。
1.077±0.001聚蔗糖—泛影葡胺的配制:
9%聚蔗糖液 24份
33.9%泛影葡胺液 10份
混合即可。必要時,可測比重。需要備用,可用G5漏斗過濾除菌或114.3℃高壓滅菌15min,4℃保存。一般可保存3個月。
如要配制不同比例的分層液,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dm為分層液的比重,d1和d2分別為9%聚蔗糖和33.9%泛影葡胺的比重,V1和V2分別為它們的體積。如需配制1.077比重的聚蔗糖—泛影葡胺的分層液,則9%的聚蔗糖和33.9%的泛影葡胺的比例應為100︰46.3。
(2)泛影葡胺—右旋糖酐(dextran)液
34%泛影葡胺液 10份
60%右旋糖酐液 12.5份
混合,即為比重1.07~1.09的分層液。分裝于棕色瓶中,4℃冰箱保存備用。
2. 3%的明膠液 稱取明膠3g,溶于0.9%的滅菌生理鹽水,終體積100ml,114.3℃高壓滅菌10min,冷卻后4℃冰箱保存,臨用時37℃預熱10min。
3.Hank’s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了解到,該所綠色分離化學與清潔冶金課題組在廢舊動力鋰電池分離回收新工藝上取得新突破。課題組負責人陳繼介紹,我國動力鋰電池生產、使用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鋰電回收和循環利......
大多數感染了SARS-CoV-2冠狀病毒的人在急性期過后都會康復。然而,相當一部分感染者會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癥狀,即長新冠(LongCOVID),癥狀表現多種多樣。長新冠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也沒......
藥物的分離純化是從合成或天然來源中獲得的藥物混合物中,將目標化合物純化為高純度的過程。這是藥物研發和制造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高純度的藥物確保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藥物的分離純化通常涉及以下一般步驟......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金萬勤團隊與南京大學數學系呂勇教授、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韓宇教授團隊等,發現幾何學中的球致密堆積問題(也被稱為世紀著名的“吻數Kissing Number”問題,早在17......
“玩了一輩子沙子”,這是艾捷博雅生物集團董事長汪群杰對自己的描述。從研究生、博士到博士后,汪群杰一直在做有機硅材料,入職安捷倫后開始接觸色譜分離材料,在以硅材料為核心的分離材料上有深厚的沉淀。從安捷倫......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4月6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余國琮,1922年11月18日生于廣州。1943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化工系,1945年獲......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關亞風編著的中文專著《微型分離分析儀器與技術》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微型分離分析儀器具有體積小、便攜化、低功耗等優點,適用于在線、快速、野外分析,在環境、生物......
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廣東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教授陸偉剛/李丹團隊在丙烯/丙烷分離研究方面實現新突破。相關研究7月21日在線發表于《自然》。該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分離機制——正交陣列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5月7日,第十三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繼續進行中。本次會議將就生物分析、藥物分析、組學應用和環境與食品分析等相關領域中的色譜理論與技術應用進行廣泛研討,共進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5月6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北京色譜學會主辦,延邊大學融合學院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在吉林省延吉市召開。中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