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舉行,袁隆平生前親朋好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向這位科學家表達最后敬意。
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說“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他終其一生,為這句話寫下了注腳。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發布后,社會各界悲痛萬分。在院士離世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外,不少民眾自發前往,在院門前留下悼念花束。還有人特地扯來青翠的禾苗,寄托無盡的哀思。靈車從醫院到殯儀館的所經之處,車輛自覺靜止、喇叭齊鳴。無數各地民眾自發夾道護送袁老,撕心裂肺地反復呼喚“袁爺爺,一路走好”。
連日來,在長沙明陽山殯儀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設立的吊唁廳里,獻花隊伍從凌晨排到了深夜。有人不遠千里、萬里趕赴長沙,就為送袁老最后一程;不少人在網上下單,托快遞小哥敬獻鮮花。
社交網絡上更是溢滿悲痛,大家在網絡吊唁廳線上獻花、燃燭、點“星”,遙寄哀思。網民紛紛留言緬懷,在對這位“稻田守望者”表達感激與敬意的同時,更有不少年輕一輩發出“以身承志繼往開來效袁公”的心聲。
24日清晨,長沙一改連日的連綿陰雨,天空如洗、鮮花含悲。
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成了一片“花海”,層層疊疊堆放著寄托全國各地民眾哀思與不舍的鮮花,其中還不時夾著幾束金黃的稻穗。就讀三年級的張慕辰小朋友在稻穗中配上了一幅自己畫的“禾下乘涼夢”,畫中的“袁隆平”略顯年輕,站在高高的稻穗下說“我的夢想實現了”;畫的右邊還有一封“給袁爺爺的信”,稚嫩的話語和筆跡讓人潸然淚下。
悼念民眾也把想說的“話”制成卡片放在鮮花中。“先生之風,山高稻長,有幸與您共處一世,國士無雙,愿先生一路走好。”“一日三餐,米香彌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親愛的、敬愛的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卡片上的字字句句,寫滿了對袁隆平院士的不舍與懷念。
7時許,帶著口罩、手捧鮮花的民眾就從四面八方趕來悼念,有人甚至還推著行李箱。因追悼儀式舉辦地可容納人數有限,民眾在殯儀館專門設立的群眾悼念廳送別袁隆平,其中不乏有白發蒼蒼的老者、父母牽著的青少年、結伴而來的青年,密密麻麻排起的長隊一眼望不到盡頭。
川流不息的人群,傳遞著連綿不斷的哀思。65歲的張家界慈利縣人金美桃特地帶著孫子前來送別袁隆平院士。經歷過吃不飽年代的她哽咽地說,她在家常常教育孫輩要珍惜糧食,“希望袁隆平再多活十幾年”。來自廣西南寧的龍德琴帶著孩子趕來長沙悼念。收到龍女士從機場酒店赴殯儀館的訂單后,長沙滴滴司機黃金波直接取消了訂單,說要免費送母女倆過去。他說,袁老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巨星,是他必追的“星”。
10時,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開始。挽歌奏響,哀樂低徊,現場全體人員垂首默哀。
悼念大廳莊嚴、肅穆、簡樸,兩側整齊擺放的花籃和花圈,訴說哀思。上方懸掛的袁隆平遺像,是他65歲時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照片。照片里,袁隆平面帶微笑,目光堅毅且炯炯有神地望向遠方。袁隆平遺體覆蓋著鮮紅的國旗安臥在鮮花叢中。
送別儀式極盡簡單,沒有悼詞。吊唁者向袁隆平遺體三鞠躬,圍繞靈柩一圈,與袁隆平做最后的告別。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從我國東北到西南,從華北和黃淮海地區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秋糧收獲一派繁忙景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發扎實。......
9月7日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誕辰92周年。當日,《中國現代科學家--袁隆平》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位于長沙的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義祥、袁隆平院士......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際,28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論如何弘揚袁隆平科技創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在科技創新中勇攀高峰,做一......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際,23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齊聚長沙,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內,共同植下一片“院士林”。現場,每位院士攜手1名湖南省農業......
5月20日,一個特別有愛的日子。這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夫人、兒子,生前同仁、學生、好友,來到湖南農業大學,與學校師生一起默哀,深刻緬懷老先生。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即將一周年之際,湖南農業大學為他們......
5月1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公益訴訟起訴人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訴被告張某侵害著名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名譽、榮譽一案公開開庭審理,法院當庭宣判,被告張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新聞......
5月7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幾位游客在金黃的稻田中拍照。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試驗示范點。前一日,該示范點早稻測產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說,對完成今年雙季畝產15......
5月7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幾位游客在金黃的稻田中拍照。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試驗示范點。前一日,該示范點早稻測產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說,對完成今年雙季畝產15......
11月15日,在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舉行。同日9時38分,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11月15日上午,“雜交水稻之......
11月15日,在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陵墓,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儀式舉行。同日9點38分,將由湖南省農科院主辦袁隆平院士追思禮,展開對老先生的深情懷念,及近期科研成果進展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