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31日晚,“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接受了該國前首相馬哈蒂爾為他頒發的2011年度“馬哈蒂爾科學獎”。
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發給中國科學家,以表彰袁隆平“以獨創性思維和膽識,在水稻這一熱帶主要作物的育種中沖破經典理論束縛,使雜交水稻這一創新性成果帶來全球水稻生產及可持續性革命化的發展”。馬哈蒂爾在典禮上表示,希望中國雜交水稻成果能早日惠及馬來西亞。
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雜交水稻已在越南、印度、菲律賓等亞洲國家,美國、巴西等美洲國家,以及贊比亞、埃及等非洲國家成功推廣。馬來西亞作為亞洲水稻主產區之一,目前主要作物以棕櫚油、橡膠、熱帶水果等為主,糧食自給率僅為60%,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約40萬頃,主要品種是當地的常規水稻,平均產量為每公頃5噸左右。
由袁隆平主持研發的一批雜交稻品種不久前在大馬水稻主產區吉達州的試驗田剛完成兩季雜交稻收割。試種結果顯示,該品種在當地試種增產表現搶眼,產量最高達到每公頃近10噸,相比當地常規水稻增產翻了一倍。
據悉,袁隆平此行還出席了由馬來西亞科學院組織召開的“雜交水稻的發展——全球糧食安全”研討會,詳細介紹了雜交水稻在中國的研發歷程、攻關路線和推廣事跡。
馬來西亞科學院名譽財政拿督阿都阿慈說,中國依靠發展雜交水稻等手段,以全球7%耕地養活20%人口的成功經驗,讓馬來西亞看到了實現糧食自給的希望。
“馬哈蒂爾科學獎”于2004年設立,獎金額為10萬元馬幣(約合20萬元人民幣)。
袁隆平(1930.9.7-2021.5.22)著名農業科學家,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 院士。今天(9月7日)是中國工程院......
8月30日,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了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澎湃新聞注意到,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在講話中透露,袁隆平的孫女今年也來到了中國農業大學,是2024級的新生之一。孫其信提到,9543名新生,是中......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袁隆平全集》(共12卷),柏連陽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定價:3800元■李浩鳴在我國著名水稻育種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袁隆平全集》(以下......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3周年。記者當日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該出版社策劃、組織出版的《袁隆平全集》,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際正式上市發行,以此弘揚袁隆平的科學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傳播袁隆平......
14日上午,在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袁隆平銅像前,外賓們紛紛插下雜交水稻秧苗,緬懷這位“雜交水稻之父”。走進雜交水稻新品種展示田,外賓們捧起金黃飽滿的稻穗仔細觀察,又現場觀看機械化插秧、無人機播種等新技術......
10月14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中國水稻研究所、廣東省農科院、四川省農科院、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涼山州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專家,對該中心選育的雜交水稻品種“粒兩優8022”,在......
在安徽廬江白湖農場,13000畝“寧香粳9號”稻桿挺立、穗大粒飽、豐收在望。在近日召開的優質食味粳稻寧香粳9號現場觀摩培訓會上,參會專家實地參觀了廬江縣郭河鎮王仕照家庭農場種植的800畝連片寧香粳9號......
日前,“袁隆平追夢獎學金”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辦。中國作物學會與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共同簽署《“袁隆平追夢獎學金”戰略合作協議》。為繼承和弘揚追求真理、敢為人先、鍥而不舍、埋......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