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2-08 09:00 原文鏈接: 袁隆平:生物技術是解決國家糧食安全重要出路

      “雖然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目前在國際上領先,但如果不加強分子育種技術研究,短則5年、長則10年,中國的雜交水稻技術就要落后國際水平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月7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糧食連續6年增產,但從長遠來看,人口、資源、生態等因素為保障糧食安全提出很多挑戰。“在耕地有限而人口眾多的中國,要解決糧食問題,關鍵要靠科技創新。”袁隆平說。正是在他領銜研究的雜交水稻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幫助中國實現了水稻產量的大幅度提高。

      目前,袁隆平領銜研究的超級雜交水稻已經完成了畝產700公斤的一期目標和畝產800公斤的二期目標,正在攻關畝產900公斤的三期目標。袁隆平說,前兩期目標靠的都是常規技術,但要進一步提高產量,就必須運用分子技術手段,從理論上講,只要把常規技術和分子技術結合運用,水稻單產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目前,中國雜交水稻技術在國際上遙遙領先,但是頗有憂患意識的袁隆平說,國際上生物技術得到廣泛的研究和推廣,而且效果很好,目前一些跨國種業公司正在利用生物技術研究雜交水稻,如果不加強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他們的雜交水稻技術很可能會在短期內超過中國。

      袁隆平透露,雜交水稻研究技術在不斷進步,最早是品種間雜交,進一步是利用亞種間雜交實現優勢,超級稻三期研究要從亞種間雜交發展到運用分子技術進行雜交。根據這一技術路徑,目前中國超級稻三期目標研究中正在應用分子技術,比如把玉米碳四基因轉到水稻中體現遠緣基因的雜交優勢,但這一技術難度比較大,目前正在進行技術攻關研究。

      近日,中國發放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舉措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袁隆平認為,今后利用生物技術開展農作物育種是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轉基因技術是分子技術中的一類,因此必須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沒有技術就沒有地位。對待轉基因產品,科學慎重的態度并不是拒絕的態度。

     

      更多閱讀

      袁隆平:最好的雜交稻技術應該留給中國自己

      轉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質疑 袁隆平稱不能預知危害

      袁隆平:爭取在2010年實現單季稻畝產900公斤目標

    相關文章

    生物技術領域利好外資企業!國研中心外經部發文解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9日發文,對《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行解讀,指出要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外資深耕中國。文中指出黨......

    SK生物科學收購美國生物技術FinaBiosolutions股份

    全球疫苗和生物技術公司SKBioscience已簽署協議,通過投資300萬美元收購美國研發生物技術公司FinaBiosolutions(FinaBio)的股份。這使SKBioscienceFinaBi......

    近千名中外學者齊聚上海,共話生物制造發展新機遇

    9月20日至25日,第十五屆全球工業微生物學大會暨2024國際代謝工程論壇將在上海舉辦。大會由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主辦,設置十二個工業微生物領域相關議題,并專設國際代謝工程論壇,聚焦工業微生物與......

    中科院攜手閔行,這一基地正式啟用!

    9月22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閔行基地在大零號灣·國盛健康云城正式啟用,同時,2024浦江創新論壇—首屆核糖核酸功能與應用國際論壇開幕。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閔行基地的啟用......

    袁隆平誕辰紀念|他在人民大會堂的這個報告,值得收藏

    袁隆平(1930.9.7-2021.5.22)著名農業科學家,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 院士。今天(9月7日)是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大學官宣:袁隆平孫女今年入讀中國農業大學

    8月30日,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了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澎湃新聞注意到,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在講話中透露,袁隆平的孫女今年也來到了中國農業大學,是2024級的新生之一。孫其信提到,9543名新生,是中......

    袁隆平:稻田逐夢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

    5月22日前后,來自各地的民眾手持鮮花、稻穗,趕到位于湖南長沙的唐人萬壽園,深情悼念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今年是袁隆平逝世3周年。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是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

    14月進出口概覽:分析儀器達55億,生命科學市場回暖明顯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1-4月份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統計,其中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醫療儀器及器械、生物技術產品和生命科學技術產品1-4月份累計進口金額分別為8,909,942萬元、2,919,77......

    薦書|六百余萬字全景式展現袁隆平的六十余年

     《袁隆平全集》(共12卷),柏連陽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定價:3800元■李浩鳴在我國著名水稻育種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袁隆平全集》(以下......

    《袁隆平全集》發行諸多珍貴手稿首次公開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3周年。記者當日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該出版社策劃、組織出版的《袁隆平全集》,在袁隆平逝世三周年之際正式上市發行,以此弘揚袁隆平的科學思想、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傳播袁隆平......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